关于劳动合同效力的若干实务问题
本文关键词:关于劳动合同效力的若干实务问题 出处:《山东审判》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无效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效力 劳动者权利 劳动合同法 事实劳动关系 合同无效 劳动法律体系 劳动报酬 意思表示
【摘要】:正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不仅是劳动合同的核心,也在整个劳动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①劳动合同效力体现着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引导和评价,是劳动合同法律属性的充分体现,是劳动合同走向合理、公正、效率的保证。劳动合同目的是否预期实现及实现程度,完全取决于劳动合同效力的法律位阶。②《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效力的认定与《劳动法》相比,有若干进步性规定。但在司法
【作者单位】: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不仅是劳动合同的核心,也在整个劳动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①劳动合同效力体现着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引导和评价,是劳动合同法律属性的充分体现,是劳动合同走向合理、公正、效率的保证。劳动合同目的是否预期实现及实现程度,完全取决于劳动合同效力的法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文涛;赵洪石;邵铭;;合同相对无效论:以劳动合同为重点——技术化的评价规则和目的逻辑的关联[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培志;;我国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审视与重构——以《劳动合同法》为中心[J];河北法学;2008年02期
3 王全兴;黄昆;;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突破和疑点解析[J];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4 何小勇;张栋;;对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律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王宏伟;印建朴;;法律视角谈劳动合同效力制度[J];现代商业;2009年36期
6 张妮;陶丽琴;;劳动合同的特殊性与劳动合同立法——试评劳动合同效力规则[J];行政与法;2008年05期
7 潘峰;;代签劳动合同效力问题探析——兼析《劳动合同法》第16条第1款之规定[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宇;;“用工”法律问题初探[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2 姚裕群;陆学彬;;中小企业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影响因素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3 赵春梅;;无效劳动合同若干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4 王晓婷;;论劳动合同生效与劳动关系建立的统一[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5 林丽玉;;浅析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效力的认定与处理[J];法制与社会;2010年16期
6 骆怡惠;;用工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关系及其法律适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2期
7 徐志强;;论劳动关系法律保护的基本走向[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景春兰;;劳动合同撤销制度合理性之质疑[J];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9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免责事由的适用分析[J];当代法学;2013年04期
10 傅珊;;法制协调性视域的无效劳动合同认定规则[J];理论界;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陈万宝;“设立中公司”用工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曾浩;劳动合同法中,“用工”概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冯盘江;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闫君;论我国对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的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芳;试论非全日制用工制度[D];西北大学;2011年
8 钟诗福;船员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姚云飞;中国船员劳动合同法律性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左ei;我国非全日制劳动关系法律规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增毅;;对《劳动合同法》若干不足的反思[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2 林嘉;;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3年06期
3 侯玲玲;;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研究[J];法学;2006年01期
4 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晓丽;论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军;;无效劳动合同的再认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黄昆;周国良;;该协议能认定为劳动合同吗[J];中国劳动;2011年09期
3 王维;劳动合同中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J];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11期
4 江山;李楠;;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劳动;2008年10期
5 ;政策问答[J];劳动保障世界;2007年05期
6 ;有问有答[J];中国劳动;2005年12期
7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J];四川政报;1996年18期
8 ;劳动部关于发布《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通知[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5年10期
9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课题组;;劳动合同立法研究[J];中国劳动;2005年12期
10 曹可安;事实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J];中国劳动;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保华;;论事实劳动关系[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3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6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7 陆胤;;论无故旷工——事实与证据的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璐;;人才派遣制研究[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9 尹波;;开展人才派遣业务 提高人才派遣机构服务能力[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10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文;“草案彰显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金堂;睁大眼睛签合同[N];保定日报;2008年
3 辛祥;遭遇合同陷阱,劳动者这样应对[N];检察日报;2008年
4 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周开畅;劳动合同内容趋于“标准化”[N];上海金融报;2007年
5 陈美荣;劳动合同法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约束[N];法制日报;2006年
6 赵文骅;加班应当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N];人才市场报;2006年
7 ;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知识问答[N];蚌埠日报;2009年
8 孙苏玉邋王建国;事实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王凯;震灾中的劳动者权利如何保障[N];检察日报;2008年
10 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周开畅;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及处理[N];上海金融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刘志刚;基于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高校品牌价值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超;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雪梅;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褚国良;无效劳动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建伟;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武峰;论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葛伟;我国劳动者权利实现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王华;劳动合同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潘佳;国有企业劳动者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李华;劳动者跳槽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程泽铭;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0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1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