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不足与完善
本文关键词: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不足与完善 出处:《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 用人单位
【摘要】:劳动合同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确立劳动关系的基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其重要形式之一,它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深远的意义。《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都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明确规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借鉴国外立法的相关规定,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建议。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法学院;
【基金】: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521)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界定《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其他两种劳动合同相比,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1.没有约定终止时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颖;;无固定期限合同立法完善之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刘爱龙;;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5 陈秀萍;;和谐社会语境中进取性社会利益及司法保护——“彭宇案”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6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7 梁鹏;徐学鹿;;论和谐商法[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8 郭栋;;侵权法中的作为义务探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郭一精;;文化自觉视阈下的道德法律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10 万绍和;;论法治的稳定性——法治理论预设前提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石愚;;我国行政诉讼异地管辖制度疑与探[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玉芝;凯尔森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5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原黎黎;从“清官情结”看徒法不能以自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童泽福;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内部控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贾彬;律师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俊双;;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象的反思[J];才智;2011年03期
2 曾迪;;浅析新劳动关系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8期
3 陈传强;;浅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4 孙杰;黄金芳;;长期雇佣的经济解释——解读《劳动合同法》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蒋群;;新法下,我们该怎么做?——小议《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影响及用人单位的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2008年26期
6 兰小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社会价值探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谢奕;;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郭晓宇;;解读新劳动合同法[J];家庭科技;2007年10期
9 文富华;;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4期
10 杜曙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引发行业洗牌吗?[J];上海企业;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2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项先权;;劳动者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与制度规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6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红伟;;浅析企业并购中对劳动关系变化的处理[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敏;;船员劳动派遣相关法律问题探究[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李援;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N];工人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雷斌吉;劳动合同,你签订了吗?[N];巴中日报;2008年
3 见习记者 武耀琳;向您解说新《劳动合同法》[N];朔州日报;2008年
4 黄怀邋陈七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倾斜保护[N];厦门日报;2007年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新生;裁员与政府责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汪良波;《劳动合同法》的创新[N];湛江日报;2007年
7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怎样规定的[N];昌吉日报;2008年
8 见习记者 黄晶邋记者 袁锋;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益[N];海南日报;2007年
9 黄强;解析《劳动合同法》不会成企业负担[N];商务时报;2007年
10 ;系列一:以企业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许静;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夏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吴智贵;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yぶ竞,
本文编号:1313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1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