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重劳动关系的性质
本文关键词:浅谈双重劳动关系的性质 出处:《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国有企业部分职工下岗,市场主体越来越活跃,劳动者的就业形式亦趋于多元化,劳动关系趋于多样化,从而出现了双重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增多,并将长期存在。双重劳动关系的存在也带来了很多纠纷,双重劳动关系的性质的探讨也随之展开。目前,国内对于双重劳动关系的性质已出现了三种观点,而肯定双重劳动关系的存在,承认一个劳动者可以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双重劳动关系中各自均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
【作者单位】: 苏州市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双重劳动关系概念分析劳动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①对于双重劳动关系的概念,学界大体有两种理解:黄越钦教授认为,双重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同时从事二个以上时间上并不冲突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邵芬;双重劳动关系探源及其思考[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2 林海权;;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黄昆;李坤刚;王建平;;双重劳动关系争议该如何处理[J];中国劳动;2009年05期
4 曹艳春;;劳动合同法确立双重劳动关系之肯定论[J];政法论丛;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婷婷;;对女性就业歧视的法哲学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2 韩会敏;;家政服务员性骚扰问题的职业特点[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S1期
3 王晓南;;我国双重劳动关系之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8期
4 庞惠;;推进女性就业平等权的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1期
5 曾婧;;论双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6 郑萍;;劳动法视野下的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J];传承;2008年02期
7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的界定[J];河北法学;2008年06期
8 向东;;性别回归——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法律的检视及对策[J];河北法学;2011年01期
9 李万福;;兼职劳动的法律适用及劳动者权益保护[J];黑河学刊;2009年08期
10 陈敬春;我国虚化的劳动关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照东;叶勇;;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福军;劳动权的税法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庞红新;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4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郑丽娜;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苏映宇;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保障政策公平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楠楠;我国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葛明静;当代中国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障与完善[D];暨南大学;2011年
9 张霓;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工的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奎;论劳动者的损害赔偿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桂菊平;竞业禁止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李永明;竞业禁止的若干问题[J];法学研究;2002年05期
3 马永堂;国际劳工公约、建议书简介之一关于保护工资和确定最低工资的论述[J];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07期
4 蔡颖;双重劳动关系与并轨[J];中国劳动;2001年10期
5 朱军;剖析"兼职"引发的争议处理[J];山东劳动保障;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晓贞;;试论片面共犯的性质[J];人民论坛;2010年17期
2 孙晓蒙;;婚内强奸的定性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3 宋文宇;行政指导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分析[J];法学杂志;2002年05期
4 曹锋;;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不能提起行政诉讼[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钟文;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与“证据随时提出主义”[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陈兴宏,戴谋富;论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性质[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杨文革;侦查程序性质浅议[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8 商辉,张宇宏;毒鼠强的性质及其测定方法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07期
9 付冬梅;论债权人代位权性质与构成要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周纪云;龙飞;;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从一起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件说起[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纯青;;论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性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凤霞;刘其丽;毕磊;;纳米氧化锌的应用综述[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周晏e,
本文编号:1335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3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