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上情势变更原则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情势变更原则 切入点:合同法 出处:《法制与社会》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纵观各个国家的民商事立法,都将情势变更原则纳入。从早期的情势不变原则,到后来情势变更俨然成为在各个国家民事法律中的一项具有共识性的原则,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主流学说认为,情势变更原则指的是在合同成立和履行完毕之间,由于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使得如果继续履行该合同,则使得一方当事人因情势变更影响的而处于一个明显不公平的地位,或使得合同的履行失去意义,而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或者解除的一种制度。
[Abstract]:Throughout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legis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principle of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has been incorporated. From the principle of changing circumstances in the early period to the principle of changing circumstances later on, it has become a principle of consensus in the civil laws of various countries. It is a long process of 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mainstream doctrine, the principle of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ract and the completion of its performance, it is not attributable to the parties, so that if the contract continues to be performed, It makes a party in an obviously unfair position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circumstances, or mak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meaningless, and needs to change or rescind the con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51.6;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岚岚;对情事变更原则的比较考察及借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兴华;;事实合同在债法中的遭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施建辉;;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3 朱广新;;地役权概念的体系性解读[J];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4 宋旭明;;请求权分类的理论证成与实效分析[J];政治与法律;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求轶;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覃远春;民法自然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魏小军;遗嘱有效要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嘎利;民事共同诉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董勤;国际担保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方恩升;我国民事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之建构[D];复旦大学;2007年
8 花勇民;欧洲体育文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夏利民;论财团法人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郑宪强;建设工程合同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曦;房地产抵押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2 梅益峰;自然之债概说[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徐亚之;物权行为独立性与无因性之检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于泷;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若干债权让与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李霄鹏;共同危险行为研究——以构成要件为中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黄子瑞;物权行为三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朱虎;权利客体的解释框架研究:逻辑和价值的区分[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方霞;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胡玉芳;论债的清偿抵充[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林妍艳;论在建工程抵押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马俊驹;我国债法中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J];法学评论;1994年06期
2 张建军;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的比较探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张建军;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的比较探讨[J];检察实践;2003年06期
4 张淳;对情势变更原则的进一步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王江雨;论情事变更原则[J];现代法学;1997年01期
6 于伟;情事变更原则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中的适用[J];政法论坛;1993年05期
7 江平,程合红,申卫星;论新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J];政法论坛;199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绍绪;论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映红;论在我国设立情势变更原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莹;王仓;;中德给付不能制度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1年08期
2 祝靖;;“禁止”与“不得”立法技术的考察与评论——以《合同法》第272条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3 王利明;;“饭碗法学”当休矣[J];法制资讯;2011年06期
4 关刘;;我朋友的做法对吗?[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5 赵东航;;酒楼门前汽车失窃酒家应予赔偿[J];人民之声;2011年07期
6 ;《中国法学》2011年第3期目录[J];民主与法制;2011年12期
7 肖黄鹤;;未实际交付但已出具收款及托管确认书的定金处理[J];人民司法;2011年04期
8 周玉坤;;合同惹祸,问题出在哪儿?[J];国际融资;2011年09期
9 朱伟一;;一桩诡异的小诉讼案[J];世界博览;2011年12期
10 郭芳翔;;对一起酒瓶爆炸案的相关法律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季奎明;;论次级债权的法律规制:以私法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2 庞标;;车路纠纷中常见的法律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郑玉如;;简论法经济学中的法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顺章;情势变更原则刍议[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金钊;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解释中的方法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刘成伟 赵浩;比较合同法的价值[N];法制日报;2004年
4 贺晓翊;从融资租赁案看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条之性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陈西苓;适用合同法还是“消法”[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黄福玲;情势已变更合同当调整[N];中国审计报;2003年
7 夏瑾;商品房买卖能否适用情势变更原则[N];江苏法制报;2005年
8 蔡晓明;合同法确立“提存”制度[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9 邱隆芬;本案应如何适用合同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先楚;合同法“未尽事宜条款”当取消[N];重庆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2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凌斌;论美国合同法上的显失公平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张鸣飞;由“买者自慎”原则的发展谈美国合同法中的缔约前披露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陈栋;英美合同法中违约获益返还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路晓霞;混合法传统下的南非合同法[D];湘潭大学;2004年
5 刘晓明;走向合约:国有企业改革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6 王开艳;论美国合同法中的诚信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刘花汐;美国法中合同受挫原则[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远;美国合同法中口头证据规则[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少雄;美国《统一商法典》买卖篇2003年修正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卢春荣;《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在美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9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55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