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
本文选题:合同法 切入点:合同当事人 出处:《经济管理》199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兰芝;;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 解析《合同法解释二》确立的情势变更原则[J];中国律师;2010年06期
2 王永欣;;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基础[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侯鹏;;浅议合同法的不足及其完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4 吴闽;周清林;杜晓娇;;合同关系中第三人原因违约的责任承担[J];政工学刊;2011年08期
5 朱保东;;解除权有效行使的司法认定[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6 王倩;;企业在签订合同中的风险及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7期
7 张国文;;略论合同的法律界定[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楼韬;;律师审查、修改合同的十大法律风险[J];中国律师;2010年06期
9 安梅;;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J];现代经济信息;2006年11期
10 徐步林;;契约自由与限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2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6 周海智;;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周海智律师讲座摘要(三)[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康盛明;;论合同法规定的违约及侵权的异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陈浩;;格式合同与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冲突与协调[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慈玲;;浅议如何确认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祖月;合同与合同法[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2 山东省即墨市司法局 崔学忠;论银行贷款的《合同法》保护[N];今日信息报;2006年
3 太原市劳教所 甄国海;浅析合同法中“三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N];山西科技报;2008年
4 太原市城西公证处 王琳;合同当事人约定的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标准是否有效[N];山西科技报;2009年
5 吴庆宝;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程成;裸购纠纷: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管[N];检察日报;2011年
7 祖月;合同法是农产品市场的根基[N];新农村商报;2011年
8 吴国清;重视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 许育红;可申办领事认证的合同文书形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张 涛;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敬华;不完备合同的经济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2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5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10 侯国跃;契约附随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合同法上第三人之法律地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郭宏;论现代合同法中的诚信原则[D];湘潭大学;2006年
3 程慧;论合同相对性规则及其例外情形[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叶欣;论预期违约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士峰;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欧莉;合同的行政监督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陈高阳;合同法中的合并条款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郑磊斌;融资租赁合同制度研究——以合同法融资租赁章为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邓川;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尹士忠;格式条款效力的立法限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6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61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