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票据承兑及票据期限的思考
本文选题:票据承兑 + 民法 ; 参考:《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摘要】:承兑是汇票特有的制度,本票及支票没有承兑,且理论与实践都确认了汇票承兑自由原则。本文对该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当付款人与发票人之间存在充足资金关系的前提下,付款人基于合同法上的先契约义务有承兑汇票的义务,否则应承担拒绝承兑所导致的发票人的损失。
[Abstract]:Acceptance is a special system of bill of exchange. Promissory notes and cheques are not accepted, and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confirm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acceptance. This paper challenges this principle and holds that the drawee has the obligation to accept a bill of exchange on the basis of his prior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under contract law when there is a sufficient finan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awee and the drawer. Otherwise, the drawer shall bear the loss caused by the refusal to accept.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分类号】:F83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先臻;票据知识介绍[J];上海金融;1989年10期
2 陈先臻;票据知识介绍[J];上海金融;1989年12期
3 陈先臻;票据知识介绍[J];上海金融;1990年03期
4 郭原;;浅谈公示催告程序与票据权利保护[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2年01期
5 梁英武;论我国的票据立法[J];金融会计;1994年03期
6 李正方;票据权利与票据责任——《票据法》的研究与贯彻[J];国际商务研究;1995年05期
7 罗勇,吴豪声;票据法知识讲座第三讲票据权利与票据责任[J];金融与经济;1996年04期
8 ;票据法知识讲座第五讲 票据行为之二──背书[J];金融与经济;1996年06期
9 邱剑;经济活动中应注意票据时效制度[J];企业经济;1996年05期
10 周军生,向文桥;试论票据权利对票据质量的约束[J];武汉金融;199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耀;;论票据背书的法律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2 董敏;;票据抗辩权探微[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段东梅;;从国外立法看我国对空白票据规定之完善[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高健;;论空白票据法律制度[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浩律师集团(北京)事务所 李钧;银行是否应当返还承兑汇票票款[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2 国浩律师集团(北京)事务所 戈宇;保护持票人的权利,可以不“先刑后民”[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3 刘新兵(北京市经纬律师事务所);票据抗辩的事由[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4 施汉嵘 严志凌(作者单位:南通市中级法院);本案原告是否丧失了票据权利?[N];江苏法制报;2000年
5 曹承秀;汇票灭失找法院 票据权利得实现[N];青海日报;2000年
6 谢怀h;(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票据关系中的善意与恶意[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李明俊;从一起案例说说票据权利[N];北京日报;2001年
8 和平;B银行应履行付款义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9 国浩律师集团(北京)事务所 杨文莉;票据如何质押[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10 牛晓云 衡国华 雷枫;利用票据挪用资金当止[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和平;涉外票据法律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董惠江;票据抗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论票据背书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顾崧;中外票据权利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3 张志勇;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D];郑州大学;2003年
4 许辉猛;票据抗辩限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慧玲;善意取得在除权判决中的适用[D];吉林大学;2004年
6 黎巍;票据时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洋;票据对价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郑宇;论利益偿还请求权[D];吉林大学;2004年
9 荆世星;论票据无因性[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10 王凤红;票据背书连续性理论与实务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5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805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