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环境下非标准劳动关系调查分析
本文选题:非标准劳动关系 + 劳动合同法 ; 参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摘要】:本文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不同行业8家企业的劳动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劳动合同、就业方式、薪酬待遇、稳定程度、劳动纠纷与社会保障等方面探究了《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的非标准劳动关系发展状况。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以期为如何有效维护和发展非标准劳动关系提供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workers of 8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as the survey objects.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from the labor contract, the way of employment, the salary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stability, In the aspects of labor disputes and social securit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non-standard labor relation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contract Law. Finally,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rough data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on-standard labor relation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基金】: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9年度科研项目(09LD06)资助
【分类号】:F24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小慎;张舒;;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缺失与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年08期
2 陈晓宁;;论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J];时代法学;2010年03期
3 梁伟军;陈贵华;;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5期
4 舒建玲;余丞薇;;灵活就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障碍及对策——基于低人力资本灵活就业者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8年06期
5 董保华;;论非标准劳动关系[J];学术研究;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凌;李晓婷;;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企业非标准劳动关系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08期
2 田野;;日本非典型雇佣的发展及其启示[J];东疆学刊;2011年02期
3 姚裕群;陆学彬;;中小企业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影响因素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4 钱叶芳;;非标准就业的经济分析与法律调整[J];法学;2011年03期
5 孔凡武;;论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保护制度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6 江立瑾;;非标准趋势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新思路[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卢修敏;;劳务派遣的分类及其对立法的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马跃如;马驰升;;法理学视角下的非标准劳动关系规制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张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法律规范及权益保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张帆;;关于上海地区灵活就业法律保障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玲;非标准劳动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靳光宗;低收入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雅倩;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段斌;非标准劳动关系下组织公平感对员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莉莉;论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11年
6 李新;关于我国非全日制就业保护问题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崔旭;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蕾;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及其制度安排[D];苏州大学;2010年
9 倪强;劳务派遣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段文芳;劳动争议诉讼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探析[D];山西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新华;张建伟;;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于法鸣 ,王爱文 ,郭悦;灵活就业需要制度增援[J];发展;2002年07期
3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4 张杰,马斌;论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张丽宾;;论我国就业保障的制度化安排[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45期
6 李勇,王俊杰;城镇灵活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04年24期
7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制度安排与机制创新——一个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框架[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8 孙洁;;我国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探讨[J];开发研究;2006年02期
9 程鸿仪;从武汉史梦才事件论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科学;1996年05期
10 曹来京;SOHO——21世纪的工作方式[J];中国劳动;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俊贤;;企业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调查与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宁欣;;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动了谁的“奶酪”?[J];中国禽业导刊;2007年23期
3 邹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高校深化改革的最好契机[J];高校后勤研究;2008年05期
4 车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争议中前行[J];中国报道;2008年11期
5 本刊编辑部;;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组分赴六省检查[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11期
6 ;国务院法制办就《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J];司法业务文选;2008年35期
7 李新文;;新劳动法的八大变化[J];职工法律天地;2008年Z1期
8 宋建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何有效实施绩效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8年13期
9 曹康泰;;条例使《劳动合同法》更具可操作性[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Z2期
10 于英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热点问题释疑[J];劳动保障世界;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向民;;《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调查——基于企业员工的角度[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3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段占朝;;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及法律对策探讨[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5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8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汪雯;李强;;政府技能培训对劳动力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影响——国内外实证研究述评[A];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Volume 6)[C];2010年
10 钱祥福;;试论工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珊;市政协视察我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N];黑河日报;2010年
2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通讯员吾斯曼江·买买提;阿图什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N];克孜勒苏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张樨樨;我国人才集聚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雷亚萍;人力资本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余官胜;贸易开放的劳动力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俊;我国劳动合同法之社会法属性论[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海娟;《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海南大学;2010年
4 龙玉霏;劳动合同法视角下劳动关系稳定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杨杰;我国公务员法与劳动合同法并行制度比较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晓娟;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8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80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