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保理法律机制探究
本文选题:国际保理 + 应收账款 ; 参考:《经济经纬》2005年05期
【摘要】:我国办理国际保理的规模尚小。国际保理业务的一些通行做法与我国国内法律环境“不兼容”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探究了由我国《合同法》确立的商事债权让与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以此制度作为我国国际保理的法律规范不能完全适应保理实务和国际惯例的要求。其中对未来发生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效力、禁转约定的抗辩、隐蔽性保理在我国法律体系下所遭遇的不适及就应收账转让引起的权利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修正原则。
[Abstract]:The scale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small. Some common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business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the domestic leg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which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it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probing into the system of assignment of commercial creditor's rights established by contract Law of our country, the author analyzes that this system as the legal norm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n our country can not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actoring practice an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validity of the transfer of accounts receivable creditor's rights in the future, the defense of the prohibition agreement, the discomfort encountered by hidden factoring under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the conflicts of rights arising from the transfer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so on.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legislative amendment principle.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学院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永贞;国际保理相关法律问题的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陆晓明;应收账款融资与管理在现代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保理业务评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2期
3 杜文宏;国际保理中的债权让与[J];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03期
4 史建源;国际保理业务中的债权转让[J];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02期
5 靳晨阳;国际保理初论──兼评新《合同法》的债权让与制度[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晓岚,高思新;应收账款融资的方式与前景分析[J];财会通讯;2004年04期
2 张巍,张文华;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探析[J];财会通讯;2004年16期
3 张晓东;两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比较及启示[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4 李金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论坛;2002年08期
5 马永红;;我国国际保理应收账款债权让与法律制度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0期
6 楚汴英;国际保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生力军[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孙虹;;国内保理业务法律风险防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8 唐辉亮;国际保理业务的运用与风险[J];北方经贸;2003年01期
9 曹平;刘红林;;保理业务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8年11期
10 韩勤;;中国企业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君彩;;发展保理业务是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林春;应收款转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春红;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风险之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戴娟;国际保理的风险分析及防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丁;国际保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廖雪芹;国际保理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5 周浩;保理法律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许南;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及其风险防范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7 张靓芝;我国开展出口信贷业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司风华;国际保理实务及其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周傲;国际保理业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10 张喜燕;保理商在国际保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誉霖,任强;迅速发展的国际保理业务[J];国际贸易;1996年01期
2 裴丽萍;论债权让与的若干基本问题[J];中国法学;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利剑;我国国际保理法律机制探究[J];经济经纬;2005年05期
2 仲伟光;刘强;;中国国际保理法律制度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3期
3 马永红;;国际保理应收账款债权让与的法律分析及我国立法的完善[J];商场现代化;2007年01期
4 朱孔苗;;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的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19期
5 李少抒;马永梅;;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反思和完善——基于应收账款转让的分析[J];南方金融;2006年08期
6 马永红;;我国国际保理应收账款债权让与法律制度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10期
7 刘海蓉;;应收帐款转让制度之比较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邓彦琪;;完善我国国际保理法律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9 潘永建;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思考[J];中国金融;2003年04期
10 李少抒;;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反思和完善——基于应收账款转让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耀波;李萍莉;;如何管理好应收账款[A];陕西煤业集团公司创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衡华;;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与风险防范[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3 陈竹青;;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平;;浅析应收账款管理体系构建[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洪海;赵妍蕾;;江苏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分析与控制[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舒俊;;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7 张运来;;论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胡良刚;;操作破产企业后的苦衷及对策[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青;李小平;;论债权质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孙晓璐;;浅析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与保本测算[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丽娜;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再推新产品[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唐松涛 丁黎华;浅析应收账款质押[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刁萃;池融资让一“池”静水变活水[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美国顺美财务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 丹尼斯·卫根;债务人常玩的7种致命游戏[N];国际商报;2009年
5 张志强;应收账款融资的账务处理[N];海峡财经导报;2005年
6 李慧莲;小额出口应收账款有了融资平台[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7 杨薇;应收账款问题引人注目[N];中国证券报;2003年
8 长江证券研究所 薄官辉;应收账款 喜忧参半的变化[N];中国证券报;2004年
9 周铭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大丰市审计局);发挥应收账款的商业信用作用[N];中国审计报;2007年
10 张鹤;我市中小企业百亿出口应收账款有望盘活[N];宁波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建平;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张林春;应收款转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李曜;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D];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
4 柳絮;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冒艳玲;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董京波;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石静霞;跨国破产的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1998年
8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李峰;应收账款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斌;国际保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狄晓燕;国际保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郝迷香;国际保理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4 孙千翔;国际保理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吉林大学;2007年
5 周凤珠;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邓齐蒙;关于应收账款质押法律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7 朱明杰;中俄国际保理法律制度之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8 孙鲁宁;关于国际保理业务在中国未来发展基本格局的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于杨;国际保理立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李横;国际保理中应收帐款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3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2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