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要约收购不实披露的民事救济

发布时间:2018-05-23 16:32

  本文选题:不实披露 + 目标公司小股东 ; 参考:《中国法学》2003年05期


【摘要】:证券立法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约收购过程中 ,收购人不实披露直接损害目标公司小股东的利益。合同法救济是目标公司小股东可以获得的有利保障。为此 ,必须深入探究要约收购不实披露合同法救济的理论基础和构成要件
[Abstract]:One of the basic purposes of securities legislation is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vestors. In the process of tender offer, the buyer's false disclosure directly damages the interests of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of the target company. The remedy of contract law is the beneficial protection that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of the target company can obtai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be deeply in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the remedy of contract law of false disclosure of tender offer.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利明;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中国证券报;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张增田;公平:道家黄老学派的法价值追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4 徐忠麟,宋金华;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新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张宇润;证券法律机制及其整体的合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吕明;法的形式要素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哲学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吕明;;制度、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对法治“本土资源论”的一种补充[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余玮;方苏琴;;格式条款的价值分析及司法规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吕明;;论法律意识形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葛洪;;编辑活动的范式转换[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3 代净;;解构与重塑: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参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专门法庭的法律构造与机构建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建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仕菊;;试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7 黄蓓;蒋丽霞;;浅议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李明辉;;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林来梵;郑磊;;关于“法律学方法论”——为了一个概念的辩说[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洪;;《逻辑的训诫》前言:法律的生命[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崔聪聪;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9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雪洁;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法律模式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单娟;主权财富基金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思;关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分红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宋佳;论上市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弘,王菲萍;论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完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周友苏,罗华兰;论证券民事责任[J];中国法学;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振中;美国证券法上的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召辉;;缔约过失责任的判断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2 刘佳璐;;强制要约收购中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吴国强;;浅析缔约过失责任的独立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4 卫峰;;金融劳动合同中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5 王文;;反收购视野下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制[J];公司法律评论;2009年00期

6 周俊林;;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7 刘付红;王琪琳;程富君;;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疑难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7期

8 王盈超;;违反强制缔约义务之民事责任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9 吴丽萍;;从一例招投标纠纷中引发的法律责任[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6期

10 李春晓;;房屋买卖无效情况下,公平性原则在拆迁补偿款归属中的适用[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冕;;论缔约过失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关景新;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3 关景欣;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国平;;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解读[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5 彭志鸿;韩晓;;上市公司之间收购的法律问题初探[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程晓鸣;李嘉俊;;上市公司收购中股票定价方式探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健吾;;企业并购的法律问题[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8 杨於蓝;;英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财务支持的法律问题[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业务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陈歆;;合同法对我国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的影响之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于海纯;;蛇吞大象的游戏——MBO之法理基础与法律渊源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晓犁;三大“不实披露”被查 时代科技大股东资本“游戏”曝光[N];上海证券报;2011年

2 记者 翟敏;浙江富润大股东及收购人承诺锁定股份36个月[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亮;“能动司法”重百姓生计[N];伊犁日报(汉);2010年

4 ;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N];证券时报;2002年

5 ;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要约收购报告书[N];证券时报;2002年

7 ;要约收购报告书[N];中国财经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张德斌;鼓励“有能力的好人”来收购[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李亚邋俞燕;人保财险斥资8.4亿收购人保寿险股权[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邓新建;东莞流动收购人员兼任治安员[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Q糜剿,

本文编号:1925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25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