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修改重点锁定劳务派遣
本文选题:劳务派遣 + 劳动合同法 ; 参考:《工会信息》2012年13期
【摘要】:正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性法律,实施4年半的劳动合同法迎来首次修正案草案的审议。6月26日至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据悉,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已于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据了解,劳动合同法的此次修改,将重点锁定劳务派遣,以求解目前劳务派遣被滥用的问题。何为劳务派遣,简单的说就是,A公司雇佣了员工,然后派遣到B公司工作。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应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当前,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务派遣单位过多过滥、经营不规范;许多用工单位长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有的用工单位甚至把劳务派遣作为用工主渠道;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工不同酬、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basic law for adjusting labor relations and safeguard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and staf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which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four and a half years, is undergoing the deliberation of the first draft amendment. June 26-30, The 27 th meeting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Elev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as held in Beijing.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draft amendment to labor contract law was submitted to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for deliberation on the 26th. It is understood that the revision of labor contract law will focus on labor dispatch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of labor dispatch abuse. What is labor dispatch? simply put, company A employs employees and then dispatches to company B. According to the Labor contract Law, labor dispat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emporary, auxiliary or alternative jobs. At present,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bor dispat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excessive and excessive labor dispatch units, irregular management, and a large number of labor units using the dispatched workers in large quantities for a long time. Some employers even use labor dispatch as the main channel for employmen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dispatched workers are not effectively protected, and equal work is paid differently.
【分类号】:D92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哪些规定[J];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04期
2 姜培锁;;劳务派遣工如何签劳动合同[J];法律与生活;2008年02期
3 曹晓星;;《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专节规定的思辨[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11期
4 陈惠芬;施懿铭;操铭刚;;试论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9期
5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应用》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二)[J];职业;2008年04期
6 俞晓婷;;论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7 周舒;顾雪瓶;;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大众商务;2010年02期
8 刘松梅;;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网络财富;2010年15期
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合同法课题小组;汤茂立;杨思斌;;《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以劳务派遣为例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10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应用》之劳务派遣用工制度[J];职业;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钟振宇;劳务派遣缘何突然火爆[N];四川日报;2007年
2 信慧行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斌;《劳动合同法》为劳务派遣定规矩[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3 梁忻;《劳动合同法》净化劳务派遣市场[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黄娴 实习生 韦步春;劳务派遣,一把双刃剑[N];北海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伟杰;劳务派遣无序发展“架空”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汤碧琴邋实习生 茅晓燕;劳务派遣有了规矩[N];宁波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钱培坚;劳务派遣不应成为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灰色地带”[N];工人日报;2010年
8 闫琼;以企业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9 商报记者 邓琳邋赵艳红;劳务派遣:企业规避责任的避风港?[N];北京商报;2007年
10 ;以企业视角解读《劳动合同法》[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婷婷;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娟;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郭喜平;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毛东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劳务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陈怀新;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董军;肯德基劳务派遣案引发的法学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8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6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