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第三人合同研究
本文选题:利于第三人合同 + 第三人 ; 参考:《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摘要】:利于第三人合同分为非真正和真正两种,本文仅考察后者。利于第三人合同与代理制度、债权转让以及赠与等制度都存在根本区别。从罗马法到当代各国民法典及其他民事立法,利于第三人合同制度经历了从禁止到许可并不断完善的过程。该制度涉及到三方法律关系,此种复杂的三方法律关系还表现在抗辩和不当得利等复杂关系上。我国《合同法》第64条并没有规定真正利于第三人合同,应就此作出修订。
[Abstract]:The contract in favor of the third party is divided into non real and real two types. This article only examines the latter. There ar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ird people's contract and agency system, the transfer of the creditor's rights and the grant system. From the Rome law to the contemporary civil code and other civil legislation, the contract system for the third people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prohibition to the license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system involves three party legal relations, and this complex three party legal relationship is also shown in the complex relations of defense and unjust enrichment. China's < contract law > sixty-fourth articles do not stipulate the real benefit for the third party, and should be revise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叶金强;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2 韩世远;试论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对我国《合同法》第64条的解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尹田;论涉他契约——兼评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之规定[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4 冉昊;论涉他合同[J];法学论坛;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新,潘杨华;第三人侵权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3 叶金强;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4 李永军;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5 唐莹;论意思表示错误——中德民法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6 柯华庆;格式合同的经济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4年05期
7 易军;;论私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基本功能[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8 邹海林;论我国合同法规定之债权人撤销权[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武光锋;后契约义务与责任[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铁成,林雪;合同自由与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关景欣;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姜丛华;卢方舟;;论强制缔约[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钟志勇;论总行对海外分行存款债务之承担[D];厦门大学;2002年
7 曹兴权;保险缔约信息义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陈忠谦;上市公司收购若干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试论他保寿险合同的解除[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邹辉平;旅游合同有名化及其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周志轶;从身份到契约——论国企改革法治意识的转变[D];暨南大学;2001年
5 吴晓明;行政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王均强;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张恒立;跟单信用证欺诈行为控制论[D];厦门大学;2001年
9 李捷;论合同关系中的第三人理论[D];厦门大学;2001年
10 乔烨宏;缔约过失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叶金强;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2 刘卉,陈龙;论向第三人给付的合同[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吴文嫔;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对受益第三人的效力[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尹田;论涉他契约——兼评合同法第64条、第65条之规定[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5 冉昊;论涉他合同[J];法学论坛;1999年04期
6 王宏;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与违约责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丽英;涉及第三方效力的合同的法律问题[J];政法论坛;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俊武;陈曦;;演艺经纪合同之经纪约、唱片约和词曲约的法律属性及相关问题分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2 张鹏;;浅析代理权授予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兼论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代理制度的完善[A];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 宋晓明 法官 叶晓青 张雪is;民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马兆军;简析最高额抵押的特征[N];人民法院报;2000年
3 葛 文;票据无因性的考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贺春海 马庆如;最高额保证浅析[N];证券时报;2007年
5 许敏;最高额抵押合同案的审理重点[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蔡卫华;以土地设定最高额抵押如何登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7 陈张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及限制[N];江苏法制报;2009年
8 陕西省商洛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 张撑民;是“合同违约”还是“代人受过”?[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商誉权法律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伟男;债权让与合同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申建涛;我国民法上意定代理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袁莉;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D];郑州大学;2009年
5 张坤;论代理权授予的独立性及无因性[D];苏州大学;2012年
6 屠世超;论最高额抵押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马智勇;我国不动产法定优先购买权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侯永丽;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权的性质[D];郑州大学;2009年
9 李斌;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矫玉萍;最高额抵押的决算[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75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7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