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的经济学建构——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综述
本文选题:法律经济学 + 社会成本 ; 参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摘要】:法律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通过对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刑法、反垄断法和诉讼法的经济分析,法律经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形成了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犯罪和惩罚、反垄断法和司法程序的经济理论。
[Abstract]:Legal economics is a discipline that applies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nomics to the analysis of legal system. After nearly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law, contract law, tort law, criminal law, anti-monopoly law and law of procedural law, the research on law and economics of law has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s, and has initially formed property law, contract law, tort law. Economic theory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anti-monopoly law and judicial procedur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公共管理教育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研究”(04CJL015) 厦门大学“NCETXMU”项目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曲振涛;论法经济学的发展、逻辑基础及其基本理论[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宇润;;数字图书馆在平衡著作权利益冲突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罗龙鑫;雷建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法理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朱显荣;陈加满;;从经济学的视野看合同法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彭学龙;张奕峰;;“蓝色风暴”考量“反向混淆”[J];中华商标;2006年11期
6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李德仁;;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地位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史际春,肖竹;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蔡守秋,蔡文灿;水权制度再思考[J];北方环境;2004年05期
10 刘筠筠;专利制度的合理选择与利益分享的法律经济学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军;行业协会的制度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2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李玉香;现代企业无形资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陈富良;政府规制的均衡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6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汉杰;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廖晖;国有企业财产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邹伟康;计算机软件版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高登立;上市公司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安钢;垄断控制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谢永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尹诚;论我国违约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适用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陈万进;论环境侵权与环境权的救济[D];郑州大学;2001年
10 洪波;政府采购与政府角色[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史晋川;法律经济学评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2期
2 曲振涛,王福友;论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J];求是学刊;2002年04期
3 林岗,张宇;产权分析的两种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福生;法律经济学的道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探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张皖巢;;全民节能更要讲“法律经济学”[J];中国财政;2008年18期
4 钱弘道;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5 张建伟;法律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范式竞争与反思性评论[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6 张春玲;经济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7 胡为雄;从马克思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到当代法律经济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丁以升,张玉堂;法律经济学中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论视角的解读与反思[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9 林道海;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评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10 王文东;从法律经济学角度透视我国农村法治困难的原因[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宇;;我国法律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周林彬;李胜兰;;法律经济学课程设计比较研究(研究报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周林彬;冯曦;;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现状与未来——从八个方面转变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吴锦宇;;浅议大陆法系对法律经济学的继受——一种比较法的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张跃进;陈祖华;;超越波斯纳的国际运动——法律经济学流派融合的原因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李强;;威慑规则与预防规则——法律经济学视角下的矿难治理问题[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台湾[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周林彬 孙琳玲;忽如一夜春风来[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柯华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经济学:改良与实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钱弘道;从法律经济学看我国法律改革[N];检察日报;2001年
4 侯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院的社会科学:前景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傅达林;力求立法社会效益最大化[N];人民代表报;2008年
6 宋功德;听证的边界与成本[N];北方法制报;2005年
7 傅达林;引入“成本”分析提高立法科学性[N];工人日报;2008年
8 陈步雷;为流动人口依法提供更多公共服务[N];法制日报;2007年
9 卜云彤;立法项目必须附带成本效益分析报告[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松雪;“烂尾楼”能被强制炸毁吗?[N];法制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陈正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法律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李忠民;美国刑事商业性私人参与研究与借鉴[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游志能;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朱凤义;转型中国法律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宇;法律经济学对我国法治的价值[D];河南大学;2012年
2 李旭东;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匡凯;计量法学学科定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吕铁雷;论法律经济学的优势和相关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钱鲲;法律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范军;成本收益分析:基本理论与我国立法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杨宇;法律经济学理论范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赵娴;法律标准导论[D];苏州大学;2009年
9 韩绍飞;关于法律经济学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徐尚青;信息商品化的传媒侵犯财产权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81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98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