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组织形态分析——以契约理论为视角
本文选题:合同法 + 组织结构 ; 参考:《福建法学》2015年03期
【摘要】: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变革的需要,我国的公司法组织形态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个过程既反映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对公司这一商事组织需求的变化,也反映了公司制度为适应经济体制变革而进行的自我提升。本文根据公司契约理论,重新审视我国的公司法律形态制度,认为可以在重构原有公司法定分类的同时,引入LLC等新的公司组织形态,构建丰富多样的公司法律形态体系。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form,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of our company law has undergone a series of changes. This process not only reflects the change of the demand for the company as a commer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but also reflects the self-improvement of the company system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ompany contract,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system of corporate legal form in our country, and thinks that while reconstructing the leg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original company, we can introduce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 such as LLC, and construct a rich and varied system of corporate legal forms.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兴权,杨佳红;企业法律形态的分化设计[J];现代法学;2002年05期
2 任尔昕,史玉成;论信用短缺时代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J];政法论坛;2003年02期
3 崔文玉;赵万一;;美国LLC制度及其对中国公司法变革的启示——以日、韩修法对LLC制度的引入为视角[J];现代法学;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清池;;美国的公司法研究:传统、革命与展望[J];中外法学;2008年02期
2 周德荣;;司法介入公司僵局合理性的法理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杨思斌;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几个问题[J];皖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喜佳;;公司债持有人与公司股东之利益冲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周冰;李恒年;;有限责任:适应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丁清光,林艳琴;试论无限公司与两合公司的法律合理性[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林艳琴;;我国私营企业法律形态种类立法的缺陷与多元化取向[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朱双庆;;试论技术入股股东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J];现代法学;2006年01期
9 侯东德;;论中国股东权制度的立法完善——以公司契约理论为视角[J];现代法学;2009年02期
10 王兰;;商事登记与市场准入关系的法经济学思辨[J];现代法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包哲钰;罗彪;;公司僵局司法解散的法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刘霞;;论国有小型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造[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5 高晋康;廖振中;;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6 李平;;论承诺资本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7 樊涛;;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之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8 李正华;覃有土;贺文华;;论资本运营中的信用基础[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张辉;;后《合伙企业法》时代的有限责任公司法[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10 蒋浩;;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法律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方俊;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利益平衡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强;商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从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类型化及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宋佳;论上市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单颖之;公司机会之“合同”解决路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文s,
本文编号:2022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02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