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的经济补偿金问题研究
[Abstract]:Article 46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stipulates in detail that the employer shall pay economic compensation to the laborer, and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paid by the employer is linked to the working life of the laborer.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heories about economic compensation, which can be said to be divided. The nature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is also a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law.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conomic compensation and liquidated damages, points out some legislative defects of Labor contract Law, and probes into the perfect ideas of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伍奕;用人单位对经济补偿金的不当规避及其防范[J];河北法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彦君;;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三金”适用——兼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态度[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2 吴文芳;韦yN;;论劳动合同中的附随义务——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相关条款[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3 许建宇;;劳动合同的定性及其对立法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张平德;劳动者罢工权的立法确认初探[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问清泓;;反性骚扰立法研究——以劳动法为新视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曹培东;李文亚;;论大学生法律关系的多重性——以大学生实习期间受到意外伤害展开[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6期
7 王建军;;劳动合同关系终结的理论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吴于群;论劳动法的社会正义原则[J];商场现代化;2005年17期
9 韩伟;论集体合同制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问清泓;;劳动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兼评《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关规定[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超;职工参与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吴稚晖;劳动法的经济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3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4 杨雪梅;劳动合同订立的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诸葛福琨;论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劳动法制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肖国珍;论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张晓坤;论我国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制度设计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扈春海;社会法的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2 栗占荣;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王全兴;;试论劳动者“进出”劳动关系的宽严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关条文剖析[J];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建文;;单位倒闭时合同期满终止是否有经济补偿?[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2 ;终止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关系应付经济补偿[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3 ;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J];工友;2011年06期
4 黄昆;周国良;;何种情形下加付经济补偿金[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5 ;已补偿工龄,仍可计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年限[J];工友;2011年08期
6 王伟锋;;对经济补偿金制度探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2期
7 蔡建辉;;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单位面临多重风险[J];法制资讯;2011年07期
8 黄梅艳;;浅析劳动合同法的经济补偿金法律制度[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9 ;未支付双倍工资应否额外补偿[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10 王景琴;;简析新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与挑战[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周国锡;;证券公司破产中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8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9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10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若鱼;回归经济补偿金的立法目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2 记者 蒋悦飞邋练情情 实习生 龚恩泽 庞晓茗;定额没完成被炒可要求补偿金[N];广州日报;2007年
3 华伦辉;合同到期也应支付补偿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4 吴哲;“玖龙”辞退所有劳务派遣工[N];南方日报;2008年
5 江苏南京衡理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俊杰;员工在何种情况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6 周斌;经济补偿金,你会计算吗?[N];人才市场报;2011年
7 公晓红;《劳动合同法》对守法企业是一种保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8 杨波;新劳动合同法:别忽视“福音”中的一丝杂音[N];解放日报;2007年
9 李小彤;《劳动合同法》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于怀清;经济补偿金应分段计算[N];中国妇女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谷长江;劳动法上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4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宣明旭;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6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16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