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拍卖作为一种特殊的买卖形式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拍卖各方的权利义务在制度的保障之下,能够达到一定的平衡。由于各种原因,拍卖进入中国不过短短二十年,但其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大、种类之多、交易额之巨都是令人振奋的。伴随拍卖市场的日益壮大,大量纠纷也应运而生。法律制度设计上,买受人与拍卖人、委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存在不平衡;实际操作中,拍卖人、委托人利用自身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剧了对买受人权利的侵害,这两点逐渐成为拍卖纠纷的根源。 笔者看到,以上两个原因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买受人客观上蒙受了损失,向法院提起维权之诉后却屡屡以败诉告终,最后导致大量买受人只能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一点在艺术品拍卖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艺术品拍卖主要关注其真伪和品质,一旦认定艺术品为伪作或者其品质存在瑕疵,那么买受人拍得的艺术品即失去其大部分的价值。显然,这种现象并不是法律的本意,也不符合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如何在拍卖中保护买受人的权利成为当务之急。 保护买受人在拍卖标的瑕疵问题上的权利,我们应当深入研究“瑕疵担保责任理论”,了解其在拍卖法中的特殊性,最终得出在艺术品拍卖中买受人权利保护的要点。另外,我们还应当关注“瑕疵担保责任理论”中的“瑕疵担保免责事由”,因为这些事由构成了对买受人权利的限制,对买受人权利的保护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拍卖法在肯定“免责事由”存在的同时,又对其做了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声明不保证条款”,对买受人权利的救济产生了更为重大的影响。为了保护拍卖关系的公平,笔者提出两种解决思路:一是用合同法中的“显失公平条款”,撤销拍卖合同,对买受人权利进行直接救济;二是对瑕疵担保责任制度进行一定的修改,辅以配套措施,以实现长久的权利平衡。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一起拍卖合同纠纷案件,引出下文要讨论的主题。第二部分介绍艺术品拍卖市场赝品泛滥的现状,分析买受人维权困难的原因,正式提出“买受人保护”这一概念。第三部分首先从实践和法律两方面证明买受人权利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介绍我国民法上的“瑕疵担保责任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在拍卖法上的发展,探讨艺术品拍卖中的买受人如何利用“瑕疵担保责任理论”维护自身权益;最后,分析民法上的“瑕疵担保免责事由”以及拍卖法上的“声明不保证条款”,探讨艺术品拍卖中应当如何对其进行限制。第四部分提供了两条思路来解决买受人权利侵害问题:一是可以援引合同法“显失公平条款”,撤销合同;二是适当修改法律,并辅以配套措施。第五部分为结语,简单总结了这篇文章的所有论点,并提出后续需要研究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宁元;拍卖法关于瑕疵担保责任免除质疑[J];法学;2000年01期
2 王申,高万泉,丁晓燕;吴铁生诉上海德康拍卖公司、张棋拍卖纠纷案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学;2001年07期
3 姜世波;;从一起拍卖案析拍卖人瑕疵担保免责条款的效力[J];法学;2008年06期
4 黄瑞耀;沈丹;毕慧;;艺术品拍卖中免责声明的效力研究——以“许汉胜诉厦门经济特区拍卖行”案为视角[J];法治研究;2011年03期
5 滕元良;;“声明不保证”拍卖规则的存与废[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06期
7 张永彬,赵祖武;论《拍卖法》特别免责条款的适用及其法理解释[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滕元良;;论“声明不保证”拍卖规则的完善[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9 张梦;;谁来挑战拍卖潜规则[J];检察风云;2011年24期
10 赵林青;;拍卖法中“不担保条款”的合理性法律分析[J];行政与法;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丽;拍卖法中瑕疵担保责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姜志茹;声明不保证拍卖法律制度论[D];山东大学;2006年
3 唐祥云;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贺栋;拍卖人瑕疵担保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
本文编号:
2530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3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