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相抵规则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论损益相抵[J];中国法学;1994年03期
2 欧阳军;试论损益相抵原则[J];人民司法;1999年05期
3 李振波;浅论应否损益相抵的几种情况[J];政法论丛;2000年02期
4 丁光泮;额外减损收益之损益相抵及相关制度研究[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王晓平;完善我国违约赔偿立法之我见[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陈洁莹;;论过失相抵制度[J];理论导报;2010年02期
7 杨志利;;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效率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兰静;;论过失相抵制度[J];知识经济;2010年10期
9 余纯;;保险代位权的实效分析——侵权责任的价值与功能在保险机制下的落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杨志利;;合同法减损规则及损益相抵规则的经济分析[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冰;;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探讨[A];船舶防污染高新技术与区域合作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口杯’船舶防污染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专集[C];2003年
2 乔冰;;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3年
3 刘湘;;论法院如何认定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张南纶;;因果联系及归纳确认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吴军;黄富银;;精神损伤程度及精神医疗赔偿司法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何平;;模糊马尔科夫链在网页浏览行为分析中的应用[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何俊涛;文炳森;房淑文;;报纸媒介框架与受众认知——以《南方都市报》和《华西都市报》的农民工报道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姚文忠;刘范;;6—12岁儿童对落体运动因果关系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9 徐琼;池森;;诱发精神障碍司法鉴定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晓蕾;;环境侵权案件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翠华;本案不适合损益相抵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石泉 律师;保险理赔与损害赔偿能否“损益相抵”?[N];山西日报;2004年
3 韩 琳;定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能否同时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曾祥素;北京投诉申诉三注意 理性维权最当紧[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杜海岚;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赔偿法律缺位[N];法制日报;2005年
6 金同友 朱先明 龚晓武;法官巧断渔业损害赔偿案[N];江苏经济报;2004年
7 张苏燕 陆启萍;对医学美容损害赔偿问题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马宝泉;怎样打人身损害赔偿官司[N];辽宁日报;2000年
9 记者 张国香;就侵权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征求意见[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阳贤文;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理依据[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宁;医疗侵权责任论[D];吉林大学;2007年
2 覃华平;1952年罗马公约现代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翁晓健;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5 冯娜;国家赔偿责任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张忠野;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杨少南;证券侵权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书臣;损益相抵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周晗;损益相抵规则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赵雷;论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符东杰;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规则及其适用[D];苏州大学;2010年
5 苗峰;论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规则[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佳琳;论损害赔偿领域中的损益相抵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7 李朝阳;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刘杰敏;论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及计算[D];武汉大学;2004年
9 胡颖;论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张仁珑;损益相抵规则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4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5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