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合同法上不可抗力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7 07:25
【摘要】:不可抗力是免除当事人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的一般性抗辩事由,不可抗力免责制度是合同法及侵权法领域一项重要的制度。但我国理论界对其研究不多,,所仅有的也只是停在不可抗力认定层面上,并未深入到不可抗力免责层面。 本文以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制度为视角,主要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对法国、德国及英美法系等国家的不可抗力制度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合同法中现有的不可抗力制度进行了评价,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措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阐述了不可抗力制度的历史源头及发展,并论述了设立不可抗力制度的意义。 第二部分对不可抗力制度进行了比较法上的考察。首先介绍了法国法上不可抗力,分析了法国法上不可抗力制度的特点及不可抗力适用范围的扩张;其次介绍了德国给付不能制度,分析了给付不能的类型及行为基础理论,并在分析行为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最后介绍了英美法系合同受挫制度,分析了合同受挫的类型、合同受挫的法律后果及合同受挫与不可抗力的关系。 第三部分分析了比较法视角下我国的不可抗力制度。在介绍我国现行合同法不可抗力制度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的不可抗力制度,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指出了以下不足:不可抗力判断标准过于严格、未规定不可抗力免责的除外情形、立法中未明确国家行为能否构成不可抗力、现行的不可抗力损失承担规则有违公平原则。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不可抗力制度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措施。主要包括适当降低不可抗力的判断标准、在立法中明确不可抗力的免责除外情形及国家行为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并以公平原则为基础建立新的不可抗力损失承担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熙;;论运用不可抗力规则解除合同的若干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4期

2 蔡开国;;不可抗力价款处理浅析[J];福建建筑;2008年03期

3 章超;;不可抗力的解除模式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4 张郭霞;论不可抗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年S1期

5 周军;;不可抗力和违约责任如何区分[J];中国审判;2009年01期

6 陆玉;;论造船合同的不可抗力与合同受阻[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7 刘亮;;汶川地震灾害中折射出的若干民法问题[J];研究生法学;2008年04期

8 叶林;;论不可抗力制度[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9 王琰;;合同领域中情势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比较探析[J];学理论;2011年17期

10 徐珍君;;浅谈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少华;吴宏忠;;不可抗力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海银;;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在合同法领域之比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夏国忠;王逢辰;孙立成;;关于大风浪中不可抗力,船东要求货损免责问题的商讨[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事与安全论文集[C];1999年

4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9 梁兰芝;;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蒋浩;;情势变更原则及其法律适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州市旅游质监所 王亚权 王磊;交通管制属于不可抗力吗?[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翟敏 史友兴;不可抗力 视情而定[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郑梦超;遇不可抗力事件游客欲取消行程是否属违约[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4 江中帆;发现古遗址是不可抗力吗[N];检察日报;2011年

5 江中帆;误读“不可抗力”的代价[N];工人日报;2011年

6 李瑞兴;铺面转让难履约 不可抗力能免责[N];法治快报;2010年

7 孟亚生;购房新政:可预控风险还是“不可抗力”?[N];工人日报;2011年

8 万国芬 陆丽娜;暴雨导致车库被淹是否属于不可抗力[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天津记者站 李曦;天津:旅行社表示不会加收费用[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史友兴 王刚;天之过还是人之过?[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3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陈坚;合同司法解除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8 曹兴权;保险缔约信息义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周艳;合同解释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元;合同法上不可抗力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范立磊;不可抗力规则适用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3 赖凌云;合同法上不可抗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朱静娴;法国法上的“不可抗力”概念[D];南京大学;2012年

5 杨溪;不可抗力抗辩事由在合同纠纷中的适用[D];兰州大学;2012年

6 刘文骏;不可抗力情形下个人劳务责任之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唐翔宇;不可抗力的损失承担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黄琼;论不可抗力引起的损失承担[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刘春梅;情事变更原则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蒋云立;论英美法中的合同受挫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6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66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