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新华;契约自由论[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3 王晨;日本契约法的现状与课题[J];外国法译评;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崔明石;解析契约正义的演进——兼论强制缔约的产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9 胡小红;;经济法学视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10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余暮;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崔海霞;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敲诈勒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慧明;论契约自由[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李艳秋;论契约自由原则的重构及其在私法上的地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长松;浅议契约自由理念与应用[J];河北法学;1999年01期
4 凌艳传,林平;试论契约自由原则[J];学术探索;2001年06期
5 马俊驹,陈本寒;罗马法契约自由思想的形成及对后世法律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彭贵;论契约自由原则的新生——契约自由与社会公正的冲突与平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李正义,姚守琼;证券承销协议中的契约自由[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王兆雷;吴敬华;;格式条款的识别与解释[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王春涛;;格式合同对市场经济的制约[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1期
10 包哲钰;;对契约正义的一种解读——现代法律对契约自由的限制[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巧稚;;契约正义与契约自由及其限制[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吴斌;陈慧;;盐业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之初探[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3 李勇胜;贾志敏;;论格式合同的规制机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陈淑华;;论我国商法的基本理念[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陈丽;;试论格式合同[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任玉月;;谈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及其正当性[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梅海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制度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戴治勇;;“多余”的契约,“多余”的法律[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周祝一;;“上诉人”称谓质疑[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周祝一;;“上诉人”称谓质疑[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文芳;契约自由是我国合同法核心与灵魂[N];中国企业报;2002年
2 朱晓U,
本文编号:2584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58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