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合同理论视角下渐进性创新的逆向研发外包组织模式、技术溢出与创新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6 05:20
既有研发外包组织理论主要基于技术优势企业视角,关注如何治理技术溢出等交易成本,忽视了缺少专利和隐性知识的企业进行渐进性创新时最优研发外包组织选择。基于不完全合同视角,从企业对研发中激励代理方努力与降低渐进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之间的权衡出发,分析委托方如何合作、并购、委托以及新建研发等组织最优选择。结果表明,当委托方技术水平较低时,最优组织将需要给代理方更多控制权以激励其努力,相反,委托方则保留更多控制权以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委托方市场规模通过影响代理方的私人收益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使得委托方愿意放弃控制权以激励代理方努力。新建研发可以看作是委托方通过承担更多时间和风险成本,从而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委托方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委托方通过研发外包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研发过程时间线
综上所述,在并购研发、合作研发及委托研发的组织形式中,随着委托方技术水平提升和市场规模扩大,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减小,委托方可以选择放权给代理方以激励后者努力。新建研发则可以看作是委托方通过承担更多的时间成本和风险以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委托方对前3种研发组织的选择如图2所示(其中,ε>0且ε→0)。5 组织形式与技术溢出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逆向外包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J]. 沈春苗. 财经研究. 2016(05)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经验研究——基于技术差距门槛视角[J]. 尹建华,周鑫悦. 科研管理. 2014(03)
[3]逆向外包: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战略[J]. 张月友,刘丹鹭.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4]反向服务外包如何影响中国的就业结构——以中国作为发包国的视角分析[J]. 孟雪. 国际贸易问题. 2012(09)
[5]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 李梅,柳士昌. 管理世界. 2012(01)
[6]中国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分析视角[J]. 陈岩. 中国软科学. 2011(10)
[7]逆向研发外包与中国企业成长——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主汽车品牌的案例研究[J]. 刘丹鹭,岳中刚. 产业经济研究. 2011(04)
[8]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J]. 孟雪. 国际贸易问题. 2011(07)
[9]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基于1985~2008年的经验研究[J]. 李梅. 经济管理. 2010(12)
[10]企业的研发外包:一个综述[J]. 费方棫,李靖,郑育家,蒋士成. 经济学(季刊). 2009(03)
本文编号:3020221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研发过程时间线
综上所述,在并购研发、合作研发及委托研发的组织形式中,随着委托方技术水平提升和市场规模扩大,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减小,委托方可以选择放权给代理方以激励后者努力。新建研发则可以看作是委托方通过承担更多的时间成本和风险以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委托方对前3种研发组织的选择如图2所示(其中,ε>0且ε→0)。5 组织形式与技术溢出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逆向外包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J]. 沈春苗. 财经研究. 2016(05)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经验研究——基于技术差距门槛视角[J]. 尹建华,周鑫悦. 科研管理. 2014(03)
[3]逆向外包: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战略[J]. 张月友,刘丹鹭.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4]反向服务外包如何影响中国的就业结构——以中国作为发包国的视角分析[J]. 孟雪. 国际贸易问题. 2012(09)
[5]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 李梅,柳士昌. 管理世界. 2012(01)
[6]中国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分析视角[J]. 陈岩. 中国软科学. 2011(10)
[7]逆向研发外包与中国企业成长——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主汽车品牌的案例研究[J]. 刘丹鹭,岳中刚. 产业经济研究. 2011(04)
[8]反向服务外包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J]. 孟雪. 国际贸易问题. 2011(07)
[9]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基于1985~2008年的经验研究[J]. 李梅. 经济管理. 2010(12)
[10]企业的研发外包:一个综述[J]. 费方棫,李靖,郑育家,蒋士成. 经济学(季刊). 2009(03)
本文编号:3020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02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