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的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22:36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转让合同,其在现有的合同体系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这对于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加快科学技术现代化步伐,无疑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专利实施过程中的纠纷必定会大幅度的上升,如何解决好这类纠纷,是科学界和法学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法律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作出具体、详尽的规定,从而更好的解决专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纠纷。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法律关系是广义上的知识产权关系,其标的、履行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决定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民事责任具有一般民事责任所不具有的特点:经常出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相竞合;专利间接侵权的大量存在;往往难以判断违法行为是否由过错而产生,归责原则的多元化;专利实施过程中,风险责任大量存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损失后果难以计算;违约金与赔偿金相对独立;合同纠纷的解决需要法律部门和科技部门的通力合作等。我国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依其形态可以划分为三种:违约责任、侵权责任、风险责任。就合同本身的民法意义而言,违约责任是最主要的一种民事责任,其承担方式主要为: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因高度危险技术或...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综述
第一章 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
一、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概述
(一)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特征
(二)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种类
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性质及特点
(一) 违约责任
(二) 侵权责任
(三) 风险责任
第二章 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国内专利实施现状反映的问题
二、有关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立法存在的问题
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立法所存在的问题
(一) 违约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 侵权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风险责任方面
(四) 法律对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内容条款规定不完善
第三章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的立法完善
一、如何促进专利的实施
二、如何完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立法
(一)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制度的基础
(二) 违约责任的立法完善
(三) 侵权责任的立法完善
(四) 风险责任的立法完善
(五)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必要条款的立法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声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专利间接侵权的独立性[J]. 吴凤玲,王成梅. 厦门科技. 2004(03)
[2]技术合同价款的确定[J]. 陈金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3]略论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J]. 么家伟.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S1)
[4]浅议技术开发合同中的风险责任[J]. 吴钊,朱毅然,张季萍.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01)
[5]知识产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J]. 张晓津. 人民公安. 2001(09)
[6]主题研讨 网络时代的法律问题 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J]. 李明德. 环球法律评论. 2001(01)
[7]中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背景及过程[J]. 知识产权. 2000(05)
[8]《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J]. 郑成思. 法律适用. 2000(01)
[9]关于技术合同中违约责任问题的探讨[J]. 王建萍. 法学杂志. 1997(02)
[10]关于专利侵权中的间接侵权问题[J]. 孙战龙. 科技与法律. 1996(02)
本文编号:3316366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综述
第一章 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
一、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概述
(一)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特征
(二)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种类
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性质及特点
(一) 违约责任
(二) 侵权责任
(三) 风险责任
第二章 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国内专利实施现状反映的问题
二、有关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立法存在的问题
三、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立法所存在的问题
(一) 违约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 侵权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风险责任方面
(四) 法律对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内容条款规定不完善
第三章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的立法完善
一、如何促进专利的实施
二、如何完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立法
(一)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民事责任制度的基础
(二) 违约责任的立法完善
(三) 侵权责任的立法完善
(四) 风险责任的立法完善
(五)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必要条款的立法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声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专利间接侵权的独立性[J]. 吴凤玲,王成梅. 厦门科技. 2004(03)
[2]技术合同价款的确定[J]. 陈金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3]略论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J]. 么家伟.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S1)
[4]浅议技术开发合同中的风险责任[J]. 吴钊,朱毅然,张季萍.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01)
[5]知识产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J]. 张晓津. 人民公安. 2001(09)
[6]主题研讨 网络时代的法律问题 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J]. 李明德. 环球法律评论. 2001(01)
[7]中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背景及过程[J]. 知识产权. 2000(05)
[8]《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相互作用[J]. 郑成思. 法律适用. 2000(01)
[9]关于技术合同中违约责任问题的探讨[J]. 王建萍. 法学杂志. 1997(02)
[10]关于专利侵权中的间接侵权问题[J]. 孙战龙. 科技与法律. 1996(02)
本文编号:3316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31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