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竞业限制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竞业限制协议效力 经济补偿金 违法解除 违约责任
【摘要】:竞业限制协议依托于竞业限制制度而产生,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确立了竞业限制制度,我国也确立了该制度。但是由于此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劳动法法治建设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劳动法法治的前提是立法尤其是良法先行,而现有有关竞业限制协议的规定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实质性影响到相关司法及劳动者权利的保障。本文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解读。通过对竞业限制协议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的阐释,笔者指出了本文所讨论的对象是约定离职后竞业限制协议,阐明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原则是解决竞业限制协议争议问题时所应坚持的基本价值准则,并且着重论述了劳动法中该制度存在的正当性:既是基于单位为保护商业秘密而生成,也是平衡劳动者生存及发展利益的重要制度,更是依法构建一个和谐有序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未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的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问题。在本部分中,笔者主要论述了有效说与无效说两种观点,并着重从没有约定经济补偿金违背了合同法的公平与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合同的对价原理这一角度出发,对笔者所支持的无效说进行了重点阐述。在结合对相关立法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情形下未约定经济补偿金的竞业限制协议无效,只有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自愿放弃经济补偿权利的情形下才能认可该协议效力的观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问题。在本部分中,笔者主要介绍了有效说与无效说两种观点,并对笔者所支持的无效说进行了重点阐述。笔者认为竞业限制协议是基于用人单位的需要而签订的,在此协议中用人单位占据主导地位,若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则根据劳动合同与竞业限制协议的主从关系、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劳动法的倾斜保护等理念,应认定此种情形下竞业限制协议无效。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后可否要求其继续履行义务的问题。在该部分,笔者主要阐述了应该继续履行与不应继续履行两种观点。劳动法脱胎于民法,虽然从民法的角度来说,违约后可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但是劳动法所强调的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这一价值理念,决定了民法的有些规定对劳动法是不能适用的。因此笔者认为,此种情形下不应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并且从国际劳动组织规定的禁止强迫劳工劳动原则、竞业限制协议具有人身专属性、竞业限制协议违约金的性质以及国外相关法律考察借鉴四个角度为此观点提供了论据支持。
【关键词】:竞业限制协议效力 经济补偿金 违法解除 违约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竞业限制协议基础理论解读11-17
- (一)竞业限制的定义与分类11-13
- (二)竞业限制协议的定义13
- (三)竞业限制协议的作用13-15
- (四)竞业限制协议中的权利位阶15-16
- (五)解决竞业限制协议争议问题应坚持的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6-17
- 二、未约定经济补偿金条款的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问题17-26
- (一)案例17-18
- (二)司法解释及各个地方规定梳理18-19
- (三)有效说与无效说的交锋19-25
- (四)立法评析与立法建议25-26
- 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问题26-31
- (一)案例26-27
- (二)有效说与无效说的对峙27-30
- (三)立法评析与建议30-31
- 四、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后用人单位能否要求其继续履行义务的问题31-37
- (一)案例31-32
- (二)应当继续履行与不应当继续履行的对立32-35
- (三)立法评析与建议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论竞业限制对商业秘密的保护[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竞业限制的区域到底有多广?[J];工友;2009年08期
3 石先广;;竞业限制运用中的误区诊断与操作实务[J];中国劳动;2009年09期
4 刘春华;;“竞业限制补偿金”如何交纳个人所得税[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5 程成;;劳动者如何应对竞业限制纠纷?[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3期
6 杨庆艳;;竞业限制制度的司法完善[J];才智;2013年30期
7 洪放;试论竞业限制及商业秘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唐丽英;竞业限制合同中的冲突问题分析[J];社科纵横;2003年04期
9 王贵军;当前竞业限制协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蔡昌;;无经济补偿约定竞业限制无效[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燕玲;王月婷;;离职后的竞业限制制度研究[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施杰;;关于商业秘密以及竞业限制条款的法律依据及存在的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庄志南;;谈竞业限制争议的处理[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4 肖胜方;刘继承;;竞业限制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姚建军;;竞业限制不正当竞争诉讼研究——以竞业限制与商业秘密的关系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姚建军;;竞业限制不正当竞争诉讼研究——以竞业限制与商业秘密的关系为视角[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法律事务中心律师 白永亮;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应当如何约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2 李鹏 张江洲 沙乃金;不可对员工滥用竞业限制条款[N];经济参考报;2013年
3 张进扬;竞业限制浅析[N];江苏经济报;2013年
4 晓傅;竞业限制条款怎么会无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5 高峰;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自治(一)[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6 田杰;竞业限制不能损害职工合法权益[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7 ;美的实行竞业限制补偿金制[N];组织人事报;2001年
8 高路;强迫劳动者签“竞业限制协议”违法[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黄小艳;竞业限制不补偿 员工跳槽不违约[N];法治快报;2006年
10 李立;竞业限制:4道难题待解[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萌;对我国竞业限制制度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姚芸;关于我国竞业限制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潘志江;离职后竞业限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刘佳卓;约定竞业限制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辛伟华;论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适用[D];辽宁大学;2011年
6 周力;竞业限制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勇辉;论约定离职竞业限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王汇华;我国竞业限制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黄莹;竞业限制协议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陈捷;从宏达公司诉赵某案论竞业限制协议效力的认定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9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7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