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探析高校临时用工的法律风险及预防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04 20:41

  本文关键词: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探析高校临时用工的法律风险及预防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临时用工 劳动合同 劳动派遣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临时用工已成为高校发展建设中重要的人力资源组成部分,他们为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和高校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问题。本文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对高校临时用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管理高校临时用工提出几点对策,旨在促进依法治校,规范临时用工,提高办学效益,构建和谐校园。
【作者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
【关键词】高校 临时用工 劳动合同 劳动派遣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临时工属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概念,是与固定工、合同工相对应的一种用工形式,是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力补充。建国以来至今,高校人事管理中长期存在着计划内在编职工和编制外临时用工两种形式。高校临时工主要是指高校雇佣的编制外临时辅助性或服务性劳务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新珍;赵会泽;;高等学校编制外临时用工管理浅议[J];江苏高教;2008年04期

2 宋璞;;高校编制外临时用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1期

3 王桂红;;地方高校编制外人员的管理瓶颈及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唐再良;谢利亚;王秋林;;高校编外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9年11期

5 熊致伟;;劳动争议协商处理机制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谢菊英;;对高校临时用工管理工作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6期

7 张娟丽;;新形势下医院编制外人员的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东成;四川联通成都分公司非正式员工全面薪酬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杨思;我国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陶璇;人力资本理论的民法演绎[D];郑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鹏飞;;我国劳动派遣用工法律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5年06期

2 何小勇;;我国劳动派遣现状及法律规制[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赵墅艳;;劳动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4 郜庆;沈长月;;“一仆二主”的烦恼——灵活就业中的劳务派遣制度之完善[J];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期

5 谭仲秋;深化改革 依法治校——试论《劳动法》在高校的适用性[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王全兴;成曼丽;;劳动派遣中的雇主责任划分[J];中国劳动;2006年04期

7 侯玲玲;曹燕;;劳动派遣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8 郭祥林;高校人事管理合约的法理分析[J];江苏高教;2005年04期

9 韩永江;张家盛;;对劳动合同法草案关于劳动力派遣立法的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胡林龙;;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纠纷法律适用的制度与理念——以教师流失纠纷法律救济为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健全;实习、勤工助学和就业的区别[N];工人日报;2008年

2 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曹琦;用工须签书面劳动合同[N];重庆日报;2005年

3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N];新华日报;2003年

4 ;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梁忻;云南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雇主用工行为[N];中国企业报;2007年

6 肖波 张平;元谋县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N];楚雄日报(汉);2006年

7 本报记者  付忠;签订劳动合同大有讲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8 ;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何衔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高教授;利用假职称证书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N];人民公安报;2007年

10 关怀;用工就得签合同[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7 徐阳;劳动权保障视域下的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7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8 付雷;关于企业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93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93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