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劳动合同法对薪酬管理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浅议劳动合同法对薪酬管理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 薪酬管理 劳动者权益 劳动报酬 劳动定额 社会保险费 企业 劳务派遣 标准工资
【摘要】:正《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极大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企业的影响则要辩证的看待,一方面劳动合同法从薪酬福利、劳动定额、劳动保护等各个方面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必将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和风险,以至于很多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纷纷调整用工政策,颇有"狼来了"的感觉;另一方面,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的调整
【作者单位】: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 薪酬管理 劳动者权益 劳动报酬 劳动定额 社会保险费 企业 劳务派遣 标准工资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极大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企业的影响则要辩证的看待,一方面劳动合同法从薪酬福利、劳动定额、劳动保护等各个方面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必将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和风险,以至于很多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纷纷调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平;;《劳动合同法》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J];企业经济;2008年08期
2 周健;;新《劳动合同法》下的薪酬设计手册[J];人力资源;2008年03期
3 张京宏;沈宗南;;劳动合同法条件下的薪酬体系设计[J];人力资源管理;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慧萍;;经济低迷时期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转型思路[J];改革与战略;2012年12期
2 侯玉梅;韩珂;;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顺应《劳动合同法》要求[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9期
3 郭晓红;;《劳动合同法》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年SB期
4 黄惠;陈军吟;谢立新;;新《劳动合同法》下的企业薪酬设计[J];现代商业;2008年26期
5 刘云欢;李雨钊;王山宁;王阳;;《劳动合同法》对南京市企业用工行为的影响——基于对南京市数百家企业的问卷调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雅娟;新法下高校后勤劳动关系的调整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环;《劳动合同法》对金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尹力平;劳动合同法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4 李小仙;《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旅游企业员工招聘与解聘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袁童婧;中美比较视角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许可;从劳务派遣走向业务外包的企业用工方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杨斐;《劳动合同法》对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俐;;新劳动合同法的新规定与企业应对策略[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2 李维;王金洲;;石油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现状及对策[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卉;;人力资源外包合作关系的风险及防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4 余明勤;;《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管理的影响[J];新资本;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大慧;;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若干问题[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的权利[J];建筑;2008年11期
3 王勒懿;;劳动合同法:寻找劳资利益的共赢点[J];现代经济信息;2007年08期
4 胡媛;;劳动者:我们常受哪些伤害——《劳动合同法(草案)》出台背景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6年09期
5 李毅;蔡文清;;与劳动者息息相关的六大改变[J];中国市场;2007年24期
6 马星;;《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维权的“利剑”——《劳动合同法》亮点解读[J];江淮;2008年03期
7 段兵;金言;;劳动者维权的一柄新“利剑”——从维权案例中解读《劳动合同法》[J];就业与保障;2007年08期
8 段兵;金言;;劳动者维权的“利剑”——从维权案例中解读《劳动合同法》[J];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10期
9 袁峻;;维护劳动者权益[J];人民之声;2007年11期
10 哈晓斯;;张开维权“保护伞”[J];中国劳动;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3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程延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马照辉;;劳动定额纠纷预防与处理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益广;补偿金“限高”带给企业利好[N];商务时报;2007年
2 汪恩民;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人民代表报;2007年
3 程刚 崔丽;劳动合同法凸显七大亮点[N];贵阳日报;2007年
4 记者 袁锋邋实习生 崔力文;七成单位只与员工签短期合同[N];海南日报;2007年
5 姜松;法律向弱者倾斜才能确保公平[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丁宇翔;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劳动用工关系[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为了广大劳动者的权益[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8 申保珍;如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N];农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黎品玉 黄英;劳动合同双方应同等保护[N];法治快报;2006年
10 ;百姓关注八大热点[N];今日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立花聪;《劳动合同法》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杜宁宁;劳动缔约“明示”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蔡岚;劳动合同法利益平衡功能的定位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谷长江;劳动法上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5 宁小凤;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沈艳慧;劳动合同变更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王道玉;《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评估探讨[D];山东大学;2009年
8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4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79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