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中国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27 04:17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中国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准据法 合同法 恢复原状 非法合同


【摘要】:《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自1994年公布以来,无论在学术界、商界,还是在司法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为适应日益繁荣的实践发展,国际私法协会分别于2004年和2011年通过了修订版。由于我国法院、仲裁庭和商人不够重视这一良好制度资源,立法滞后于实践发展,导致《通则》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和立法现状,分析国外实践经验,本文以我国进一步应用《通则》为主题展开论述。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立法的完善和实践的改进的探讨,来实现我国更好地应用《通则》的目的。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分析《通则》具有准据法、解释法和示范法功能入手,而后概括《通则》拥有的独特优势,包括立法形式、内容和立场等方面。 第二部分考察《通则》在我国应用的实践。通过分析《通则》在我国法院和仲裁庭适用的现状,归纳出我国立法上存在未确立《通则》合同准据法的地位、未承认当事人的默示选择等问题。通过分析《通则》在我国法律解释中适用的现状,总结出我国对其适用还停留在案后评述阶段,有待加强适用。后对2010版《通则》中的非法合同、恢复原状两个主题展开阐述,结合我国立法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总结的问题,在立法和实践两层面上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准据法 合同法 恢复原状 非法合同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通则》的功能与定位10-19
  • 1.1 《通则》之功能考察10-13
  • 1.1.1 准据法功能10-12
  • 1.1.2 解释法功能12
  • 1.1.3 示范法功能12-13
  • 1.2 《通则》之特色优势13-15
  • 1.2.1 立法形式14
  • 1.2.2 立法内容14
  • 1.2.3 立法立场14-15
  • 1.3 《通则》之适用基础15-19
  • 1.3.1 必要性15-16
  • 1.3.2 可行性16-19
  • 2 《通则》在我国应用的实证考察19-29
  • 2.1 我国涉外民商事裁判对《通则》的适用19-22
  • 2.1.1 《通则》在法院、仲裁庭的适用19-21
  • 2.1.2 《通则》适用的合理限制21-22
  • 2.2 《通则》在我国法律解释中的应用22-25
  • 2.2.1 国际法律文件的解释和补充22-24
  • 2.2.2 解释和补充国内法律文件的可行性分析24-25
  • 2.3 我国立法对《通则》的参考和借鉴25-29
  • 2.3.1 非法合同25-26
  • 2.3.2 恢复原状26-29
  • 3 《通则》在我国应用的路径探析29-37
  • 3.1 扎实的理论基础29-31
  • 3.1.1 我国立法应借鉴和参考《通则》29-30
  • 3.1.2 正确处理《通则》和《合同法》冲突时的适用30-31
  • 3.2 完善的制度安排31-34
  • 3.2.1 明晰《通则》的性质31-33
  • 3.2.2 扩大《通则》的适用范围33-34
  • 3.3 充足的人才储备34-37
  • 4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永平,王承志;国际商事合同立法的新发展——《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特点之比较[J];法学论坛;2000年04期

2 杨彪;;论恢复原状独立性之否定——兼及我国民事责任体系之重构[J];法学论坛;2009年05期

3 蔡立东;论合同解除制度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5期

4 黄涧秋;《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法律适用规则评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吴德昌;;我国适用《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传统模式与发展现状[J];商业时代;2009年31期



本文编号:927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27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