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法律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6:37
本文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法律问题探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交易的迅速发展,网上支付结算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而由于虚拟网络诚信体系的缺失、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端并未能有效的实现联通,制约了网络交易的健康成长。在此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 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蓬勃,作为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第三方支付,取得了巨大的市场规模。据统计,截至2014年8月末,央行已经批准了5个批次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累积获批的共有269家企业。根据易观智库预计,2015年,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交易量将突破13万亿元,网上注册支付总量达到近14亿,采用新型移动平台支付产生的交易规模将达到7123亿元1。 伴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蓬勃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第三方支付业已成为网络金融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规范该行业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体制的修订已经刻不容缓。《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等法律制度的相继出台,从立法的角度,开始对第三方支付这一原来法律监管的空白领域进行监管。本文试图通过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法律问题为视角,对我国第三方支付进行研究。 本文的正文分为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三方支付概述。首先介绍什么是第三方支付,及与第三方支付概念有关或相似的概念和区别。其次,对现今被主流市场所广泛接受的第三方支付模式进行介绍,包括支付通道模式、平台账户模式等。再次,对本文研究的第三方支付操作流程进行描述,力图清晰地展示整个第三方支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则。第四,对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体现第三方支付目前的整体运营模式中的情况。最后,引出本文拟研究的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第二部分为目前第三方支付交易所涉及的相关民事法律关系。首先明确本文中所研究的第三方支付交易中的各参与主体。其次,以民事法律的角度,对第三方支付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部分为我们国家现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本章节通过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结合上一章节中对其涉及交易各方的法律关系,通过对《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我国民事法律法规中相关条款的分析,明确其在民事法律角度的职能。并最终引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
【关键词】:网络交易 第三方支付 法律关系 法律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5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11
- 二、 文献综述11-13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第三方支付概述15-22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15-16
- 一、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15
- 二、 相关概念的区分15-16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的模式16-18
- 一、 银行网关型第三方支付与信用担保型第三方支付16-17
- 二、 支付通道型第三方支付与平台账户型第三方支付17-18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的操作流程18-19
- 第四节 第三方支付的优势与劣势19-21
- 一、 第三方支付的优势19-20
- 二、 第三方支付的劣势20-21
- 第五节 本文对第三方支付的研究定义21-22
-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交易中的民事法律关系22-27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交易的参与主体22-23
- 一、 给付方22
- 二、 受领方22
- 三、 银行22-23
- 四、 第三方支付机构23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中交易中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23-27
- 一、 以货币给付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23-24
- 二、 给付方与受领方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关系24-26
- 三、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法律关系26-27
-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27-43
-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争议27-30
- 一、 金融机构说27-28
- 二、 支付清算组织说28-29
- 三、 信托机构说29-30
-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代理职能30-33
- 一、 第三方支付机构代理职能的争议30-31
- 二、 双方代理的效力31-33
-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保管职能33-39
- 一、 备付金所有权归属问题33-34
- 二、 货币保管合同的效力34-37
- 三、 备付金的孳息请求权37-38
- 四、 结论及建议38-39
- 第四节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担保职能39-43
- 一、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担保交易规则40
- 二、 对于受领方的保证责任40-41
- 三、 对于给付方的保证责任41
- 四、 结论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9
- 后记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美云;李杰;;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安全性问题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年08期
2 王哲;魏敏;;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03期
3 阿拉木斯;蒋睿;;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律风险[J];电子商务;2007年02期
4 侯春俊;;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09年07期
5 周晓;;第三方支付主体的法律性质的思考[J];电子商务;2010年02期
6 付世利;;《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浅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6期
7 张春燕;;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及利息之法律权属初探——以支付宝为样本[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8 王玉学;杨丽君;李悦书;;第三方支付法律规制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5期
9 曾毅;吴金莲;胡宾;;法律视野中的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J];商场现代化;2008年10期
10 郭学文;;电子商务合同履行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8年15期
本文编号:930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93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