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水资源物权侵权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3:00

  本文关键词:水资源物权侵权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资源物权 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 水资源物权侵权责任 救济途径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资源生命将不复存在。为了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政府及各界人士在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水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探索。但是却长期聚焦于对水资源的行政性保护,而忽视私法的微观设计以发挥公民个体主动性保护,强调宣示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性,忽视水资源私人利用性及其规制制度,导致水资源保护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有效遏制水资源问题的恶性发展,我们在反观现有公法调整方式的同时,应当加强水资源的私法保护,其中在确认水资源物权制度的基础之上,设计并完善水资源物权侵权制度用以保护水资源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探索。 科学分析水资源的涵义,并结合我国法律关于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具体规范,归纳完善水资源物权体系,同时根据侵权法基本原理,在分析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具体类型的基础上,将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分为一般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和特殊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并分别论述其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同时论述水资源物权侵权责任的减责、免责条件。水资源物权侵权的救济应当实现多元化途径,不仅关注对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理方式,也应关注水资源物权受害人的私力救济途径及司法救济途径。通过探讨与论述,希望能更加清晰地认识水资源物权侵权问题的实质,并找到解决水资源物权侵权问题的办法,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也希望通过制度构建预防更加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关键词】:水资源物权 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 水资源物权侵权责任 救济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D922.66;TV21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一、水资源物权侵权制度标题的提出8
  • 二、研究背景8-9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9-10
  • 四、研究内容10-12
  • 第一章 水资源物权理论分析12-20
  • 第一节 水资源及水资源物权基本理论概述12-14
  • 一、水资源概念的界定12-13
  • 二、水资源物权的含义辨析及其特征13-14
  • 第二节 水资源所有权的权属分析14-16
  • 一、水资源所有权的归属主体14-15
  • 二、水资源所有权的公权行使15-16
  • 第三节 水资源用益物权体系的构建16-18
  • 一、水资源用益物权的涵义分析16
  • 二、水资源用益物权的权利来源及主要构成形态16-18
  • 第四节 水资源担保物权的研究现状18-20
  • 第二章 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分析20-26
  • 第一节 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的含义解析20-21
  • 一、传统侵权行为概述20
  • 二、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的涵义分析20-21
  • 第二节 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21-26
  • 一、水资源所有权侵权行为类型分析21-22
  • 二、水资源用益物权侵权行为类型分析22-24
  • 三、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类型的划分及归结24-26
  • 第三章 水资源物权侵权责任制度研究26-38
  • 第一节 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分析26-30
  • 一、传统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概述26-27
  • 二、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分析27-30
  • 第二节 水资源物权侵权责任的构成30-34
  • 一、一般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分析30-31
  • 二、特殊水资源物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分析31-34
  • 第三节 水资源物权侵权责任承担规则34-38
  • 一、水资源物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分析34-35
  • 二、特例中引入国家补偿责任——侵权人合法排污造成水资源用益物权损害时赔偿责任的分配35-36
  • 三、水资源物权侵权责任的减免责条件分析36-38
  • 第四章 水资源物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的适用与分析38-44
  • 第一节 非诉讼救济途径的种类及导致的问题38-40
  • 一、高度依赖当事人自愿履行的解决方式38-39
  • 二、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政处理方式39-40
  • 第二节 诉讼救济途径特殊性分析40-44
  • 一、国家民事诉讼主体地位问题分析41-42
  • 二、实践中水资源物权侵权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效果不理想42
  • 三、构建公民诉讼制度以加强对水资源物权的保护42-44
  • 参考文献44-46
  • 在学期间的xO究成果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邵维国,刘东铖;论水权的概念及性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章鸿,邹雄,黄韵京;自然资源物权与民事物权之比较——兼谈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建构模式[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5期

3 金海统;论水权物权立法的基本思路[J];法学;2004年12期

4 康纪田;对自然资源使用权属特许物权的质疑[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黄桂琴;;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物权属性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崔建远;水权与民法理论及物权法典的制定[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7 姜爱华,王旭东;水资源使用权有关问题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8 金瑞林;环境侵权与民事救济——兼论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本文编号:1006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06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