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基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问卷调查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基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问卷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 农村生活垃圾 农村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 农村社区组织 循环经济
【摘要】: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生活垃圾对自然资源、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造成的危害。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困境主要在于村民环保意识偏低,现行环保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针对"垃圾围村"的严峻现实,指出:为顺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必须发挥法律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制度优势,进而提出了加强环境教育促进农村居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制度、发挥农村社区组织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督作用、强化我国城乡环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法律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生活垃圾 农村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 农村社区组织 循环经济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生态型城市群建设中固体废物污染统筹治理法制保障研究——以武汉城市群为例”(2013QC034)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环境权理论下的武汉城市圈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2012G165)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据环保部2010年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的污染物排放中COD占43%,总氮占57%,总磷占67%,农村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大量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已成为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威胁村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污染源。截至目前,在我国4万多个乡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先昌;万小红;;新农村建设中弱势群体环境权益的司法救济[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2 吕忠梅;;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论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靓;;农村环境污染制度性因素的分析[J];调研世界;2011年07期
4 宋安平;;对湖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保护环境的法律保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檀江林;顾文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有机生态系统构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高海清;;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社区促动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4期
8 李长健;欧阳柳萌;;税收视角下的农民环境权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9 臧辉艳;;浅析美国环境教育法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论刊;2008年02期
10 李长健;吴洁;干静;;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主体选择与培育机制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华清;;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制约因素与政府职能强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2 普锦成;袁进;李晓姣;田雄超;;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3 曲道凯;陆志明;叶轶;;论石漠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法律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4 乐小芳;;中国水资源刑法保护的立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5 冯进昆;;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张建伟;危害环境行为入罪化的建构与实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周启梁;;资源环境立法的权利本位困境与出路[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高圣平;杨旋;;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研究——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的分析[J];创新;2011年06期
9 廖建求;郑涛;;论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J];长江论坛;2009年02期
10 熊超;;地方自治政府环境责任的内涵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辉;高明阳;;论我国水事纠纷解决机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海嵩;;论限期治理的法律属性——一个“法解释论”的尝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志伟;;农村水污染问题初探[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洪;;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华;;环境司法中的法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梅双;;完善环境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以水污染事故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吕莎;;风险社会语境下的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8 陈海萍;;环境知情权探析——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张璐;;论我国环境问题司法救济障碍及克服[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李姗姗;;试论环境刑法因果关系的判定原则[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4 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陈伟;公法替代责任根据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杜澎;环境刑法的基本原理[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陈皆喜;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制度设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朱卫东;中国环境犯罪刑罚责任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常晓莉;污染者负担原则在我国农业污染防治中的适用[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孙丹秀;环境教育立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方玲;无过错环境污染损害民事责任限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周琪雪;我国环境刑事责任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途径和主体层次性的探求[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4期
2 宋言奇;;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1期
3 周宏;涂晓玲;;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处理[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4 林潇潇;;农村环境问题成因体系及对策浅析[J];法学杂志;2009年04期
5 王小龙;史嵩宇;周珂;;我国环境教育立法刍议[J];法学家;2006年04期
6 蔡守秋;论当代环境资源法中的经济手段[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7 李楠;;关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8 陈丽华;;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农民环保法律权利配置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苏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2期
10 张敏;;论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 苏 杨;[N];经济参考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小文;湖南“村村通电话”问题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晓露;童钦;王湖坤;;黄石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杨期勇;黄南婷;;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农村环境问题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3 霍瑾杰;;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加强农村土壤污染防治[J];现代农业;2009年01期
4 韦义勇;;河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思考[J];当代广西;2009年17期
5 曹立松;崔盛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突破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6 徐祥民;高益民;;从生态文明的要求看环境法的修改[J];中州学刊;2008年02期
7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J];农民科技培训;2006年07期
8 李彦敏;高建雨;;探寻生态文明——河北绿色三部曲[J];乡音;2008年03期
9 陆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成因及分析[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年03期
10 顾绍梅;;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学习论坛;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有祥;;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探讨[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陈海勇;;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公共行为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3 ;建设环境优美、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4 舒心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美珍;张爱娥;;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个案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7 尹伟伦;;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牛国元;司继涛;;建设低碳城市是银川市利用对外开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本刊编辑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 编者按[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佚名;;附录: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贵州希望网对理论研讨会的综合报道[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成立[N];中国质量报;2008年
2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厅长 缪学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怓红;终结农村生活垃圾无序“漂泊”[N];辽宁日报;2009年
4 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讲师 于丽先;如何理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解放军报;2010年
5 孟祥杰;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实现环保模范城既定目标[N];辽源日报;2011年
6 江迪;农工党关注水问题做足水文章[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记者 王密;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N];昆明日报;2009年
8 吴清泉;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N];西部时报;2010年
9 程伟虹;开展“六大环保专项行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N];江阴日报;2011年
10 石泉海;楚雄市力推生态文明建设[N];楚雄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梁流涛;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罗华莉;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邱君;中国农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夏凌;环境法的法典化[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占良;青岛市重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周早弘;农业面源污染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吴玲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志国;基于GIS技术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布点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5 郭雅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杨名;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山西大学;2010年
7 王玲玲;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10 谭超;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11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1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