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利益分配的经济诱因规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利益分配的经济诱因规制研究
【摘要】:经济诱因是重要的环境经济学方法,是环境利益分配的基本环境政策与法律手段,在自由市场思潮主导国家立法与公共政策下,经济诱因是环境资源保护思想由直接管制向间接管制的范式转换。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示,通过环境税和排放权交易的诱因手段能够促进有效率的环境资源保护。文章从经济诱因手段之于环境资源保护的概括原理开篇,探讨了环境税和排放权交易两种基本诱因的正当制度基础与制度设计的现实操作性,并且对于制度行为流程中的各利益主体角色给予基本关注。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诱因 环境利益分配 环境税 排放权交易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环境公民身份理论与中国环境法变革研究”(CDJSK100196)
【分类号】:D912.6;D912.2
【正文快照】: 通过经济诱因的环境利益分配能够获得接受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资源问题是一种外部性问题,基本上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会造成外部性,但是完全禁止制造外部性的各种活动,却是不可能的。换言之,将外部性内化,“如果经济诱因能够改变外部性,则理论上环境资源问题这一成本外部化问题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丛中笑;;环境税论略[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王克群;;我国资源税发展演进及未来改革取向[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3 张炳淳;卢磊;;环境税制的功效及其现实性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4 曹明德;王京星;;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价值定位及改革方向[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5 姜涛;;论环境税收制度[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3年00期
6 王克强,樊喜斌,郑策;论中国的环境税——税收手段治理环境[J];绿色中国;2005年04期
7 王伯安,吴海燕;建立我国环境税制体系的研究[J];税务研究;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露;;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绿色税制建设[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2 谭光荣;李廷;;环境税与环保税制体系的调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3 侯巍巍,马波;我国环境收费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城市问题;2004年05期
4 彭志华;;新形势下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基本构想[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05期
5 姜素红;叶莉娜;;论我国资源税制度之完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罗世荣;熊林秋;;环境税收制度的国外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7 杨亚东;琚敬;;环境税立法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9期
8 梁敬胜;;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9 杨帆;赵敏;;生态税收与可持续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2期
10 赵敏;;“十五”时期无锡服务业税收发展与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柳青;赖家明;李希昆;;关于完善环境基本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2 高晓露;;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绿色税制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田义文;徐晓庆;刘斌;;积极实现制度创新 建构和完善我国环境税制度[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超;环境资源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会萍;环境税及其国际协调[D];厦门大学;2002年
3 张伟;论转轨时期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融资方式与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杨文杰;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周国川;环境问题与我国环境税收体系的构建[D];河海大学;2006年
6 杨磊;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中国税制绿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陈丽萍;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赵霄汉;论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传轩;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泽平;我国开征污染税制度构想[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慈海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嘉佳;关于我国资源税功能转变的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佳骝;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优势与效果分析[D];沈阳大学;2010年
5 范建勇;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6 谢静;土地资源利用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曹海斌;优化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资源税改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郝妍;循环经济下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伟;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之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谢建红;论我国环境税的立法构建[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吉林;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政府行为与制度演进[J];当代财经;2004年07期
2 龚佳元;吴志鹏;;我国资源税政策运行的问题及对策——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公共政策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P.达斯古柏塔,何勇田;环境资源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4 陈志刚,,董灵;略论西方国家的环境税制[J];环境保护;1996年01期
5 谭彪;环境税法律问题研究[J];环境导报;1999年03期
6 程路连;海外的环境税[J];环境科学研究;1995年01期
7 郝洁;环境信息向公众披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动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08期
8 李建清 ,孙玉栋;谨慎对待环境保护税的开征[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26期
9 徐瑞娥;;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48期
10 江天楠;孙鹏;;浅谈资源税的改革[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合会环境经济工作组;环境经济[J];世界环境;2002年04期
2 许祥左,杨信荣;排污收费改征环境税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02年01期
3 王彤;;日本环境税的有关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绿叶;2007年04期
4 叶蔚然;;开征环境税应以政府承担更多责任为前提[J];环境经济;2007年10期
5 陈志刚,董灵;略论西方国家的环境税制[J];环境保护;1996年01期
6 王梅花;浅议税制改革与环境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葛察忠,王金南,杨金田;中国环境税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8期
8 罗夏;;“十二五”期间或开征环境税 湖南湖北申请试点[J];工程机械;2011年04期
9 兰建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环境立法[J];上海环境科学;1994年08期
10 程路连;海外的环境税[J];环境科学研究;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巨勇;;环境税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朱雅妮;;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初探[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3 朱明;李嘉;罗麟;;水污染物排放权的交易模式研究[A];2006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6年
4 杨强;徐斌;;污染控制政策的设计:理论思路与制度供给[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辉;;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异化环境政策初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王守雷;高宇;;浅析清洁发展机制的理论基础[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杨涛;李艳梅;;航空运输业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理论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利用经济手段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9 冀宾;;全球碳交易市场现状及成效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宋丽平;;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建构[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天津获准开展 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N];福建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柴宴宾;本市设立排放权交易中心[N];天津日报;2008年
3 岳德亮;杭州出台细则推行污染物排放权交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乔蛟;排放权交易成产权市场新的增长点[N];中国企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吴量亮;排放权交易 渐行渐近[N];安徽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郭文生;我国首笔碳中和交易成交[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杨姝影;“十二五”规划加大环境优化力度[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严文;排放权交易真能减排吗[N];健康报;2002年
9 记者孔丽频;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在天津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朱宝琛;环境类产品电子竞价交易将陆续推出[N];证券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江波;排放权交易作用机制与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肖红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大学;2010年
3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新超;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王毅刚;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王陟昀;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与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D];中南大学;2012年
7 傅世均;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组合设计理论与实践[D];重庆大学;2011年
8 陈新伟;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9 李通;碳交易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闫杰;环境污染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晟;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制度及其在山东省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月;可交易排放权会计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刘雯t
本文编号:1020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2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