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推定的适用

发布时间:2017-10-13 03:21

  本文关键词:环境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推定的适用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侵权诉讼 因果关系 推定 基础事实 盖然性增加


【摘要】:环境侵权诉讼案件中,因果关系十分复杂,受害人要证明存在因果关系十分困难,因此,因果关系推定作为一种证明方法,可以减轻受害人的提出证据责任,帮助受害人实现其证明因果关系存在,得到各国推崇。各国都围绕因果关系推定提出了各种学说,包括疫学因果关系说、间接反证、表见证据说、概率因果关系说、设施责任说和违反注意义务说。本文重点介绍了各国学说,并分析了在环境侵权具体诉讼中应当如何适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
【作者单位】: 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环境侵权诉讼 因果关系 推定 基础事实 盖然性增加
【分类号】:D922.68;D923
【正文快照】: 一、因果关系推定的提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66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由此,我国确立了环境侵权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定。〔1〕也就是说,环境污染受害人对于因果关系证明虽不存在客观证明责任,但仍需承担主观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栩生,吕忠梅;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3 王社坤;;环境侵权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分配研究——兼论《侵权责任法》第66条的理解与适用[J];河北法学;2011年02期

4 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J];法学研究;1999年02期

5 张家骥;;对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理论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2期

6 陈泉生;;论环境侵害中因果关系的判定[J];上海环境科学;1993年10期

7 丁凤楚;;论国外的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理论——兼论我国相关理论的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8 宋宗宇;王热;;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李琳;浅谈对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认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邢霞;;论证明责任的分配制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成协中;;中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模式与规则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刘英明;;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倒置合理性论证[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8 李文杰;浅谈民事诉讼中的事实推定[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尹腊梅;;抗辩权的法官释明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10 程春华;;论法官的自由心证与法官对证据自由裁量——以民事诉讼为考察范围[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莫神星;闫子皎;;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问题的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秘明杰;;环境侵权及其不确定性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宋海鸥;;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王艾芝;;对我国环境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认定方法的思考——从现行法律规定谈起[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创新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聂玉娟;;浅析环境侵权诉讼证明标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兰希;;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的低标准证明[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裴兆斌;追缴腐败犯罪所得国际司法协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基础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雕;行政诉讼原告举证责任的承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贝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狄青;公司法领域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振光;刑法疫学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李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诸争议问题之我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雅雯;环境侵权的类型化分析及其民事救济[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武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卢宁;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10 杨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恋梅;;民事推定与证明责任之关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王社坤;;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检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刘叶静;论推定的基本问题及其立法完善[J];法学杂志;2002年04期

4 潘剑锋;论证明的相对性[J];法学评论;2000年04期

5 翁里,王晓;环境法的民事侵权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兼论环境法民事责任的公平适用[J];法学评论;2002年04期

6 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7 马栩生;;环境侵权视野下的因果关系推定[J];河北法学;2007年03期

8 胡中华;论环境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2期

9 张卫平;证明责任倒置辨析[J];人民司法;2001年08期

10 李薇;日本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理论[J];外国法译评;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论反倾销中因果关系的确定[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陈泉生;;论环境侵害中因果关系的判定[J];上海环境科学;1993年10期

3 王伟;石春;;技术与法律交叉视野下的环境污染因果关系证明规则[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年01期

4 李涛;;企业安全因果关系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6期

5 嘉海霞;试论环境犯罪中因果关系的确立原则[J];环境导报;2000年01期

6 郑智武;王占霞;;试论环境污染犯罪因果关系推定原则[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陈顺通;张华帅;许根良;宋瑜;;水污染侵权中因果关系的认定[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马栩生;;因果关系推定研究——以环境侵权为视角[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5年00期

9 马梦青;;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中的因果关系证明[J];兰州学刊;2014年06期

10 董雁适;基于因果关系发现的关键化学组分辨识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刚;;试论溺爱式家庭与子女心理问题的关系[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简泽;;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胡月军;;再论假定因果关系的认定[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4 肖祥云;;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5 刘凤英;;类别因果关系对基于类别的特征推理任务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简泽;;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7 ;第三十章 货币一产出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关系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8 冷英;莫雷;;隐含因果关系对不同阅读者确定代词意义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李伟;张怀金;;颅脑外伤与精神障碍的因果关系鉴定研究[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石峰;李群;朱一凡;王维平;;基于槽约束的行为因果关系追溯方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栩生;因果关系推定研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郭敬波;“因”与“果”的距离[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杨素娟;“举证责任倒置”与“因果关系推定”[N];中国环境报;2002年

4 盛焕炜 朱 川;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因果关系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付婕;浅析中介原因对因果关系的影响[N];法制日报;2006年

6 徐晓;刘波一案的“相当因果关系”[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 徐开宏;判断因果关系相当性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检察院 李红雷 赵玮;玩忽职守因果关系认定时要把握三点[N];检察日报;2010年

9 姚剑;哲学上与侵权法上因果关系之辨[N];经理日报;2005年

10 郭宏;校园伤害案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洪涛;论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2 丁小斌;特征间因果关系在归类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强;法律因果关系理论学说史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雪莹;俄语中的因果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裘江南;汉语文本中突发事件因果关系抽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干红华;基于事件的因果关系可计算化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郭水霞;Granger因果关系的理论及其在系统生物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金洲;基于约束学习的观测数据因果关系发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陈雄飞;从归责与负责论共犯责任[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刘彦辉;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皎媚;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探讨[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彭;侵权行为法之因果关系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兴杰;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朱文杰;侵权法上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钟鸣;论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张连华;试论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界定及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王永伟;严格因果关系的命运[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曹照洁;因果关系研究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薛晓丽;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张敏;探求罪案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2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22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