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 公共物品 外部性 使用权证交易制度
【摘要】:“树木撑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顶的天空就会塌落,自然和人类就一起灭亡。”①森林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但若肆意破坏、不加以可持续利用,便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然而,人类活动却已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空前的冲击与破坏,某些破坏已经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森林生态保护的创新流入了人类社会。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形成不仅能够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实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目标,更能够带来巨大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从法律制度安排的高度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形成与健康发展是现实和迫切的。 然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建立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公共物品属性导致无人愿为免费品买单,外部性特征引发供需失衡,资金短缺及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阻碍市场的有序运行。如何运用法律途径克服这些困境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如何克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特征成为最关键的问题,而我国现行法律在此方面的应对却几乎空白。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使用权证交易制度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应对其运行提供有效地法律保障。其次,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性供给是市场建立的前提与基本,而现行法律政策安排却无法有效地予以保障。本文提出从将植树造林制度的责任细化、改善现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和将森林认证制度纳入立法考虑三个方面完善现行立法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继而满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此外,资金的短缺及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会阻碍市场的有序运行,所以现行立法应重视对该因素的完善: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基金,摆脱市场有序运行的资金瓶颈;鼓励私人厂商的市场参与行为,并设置专门的机构协调保障。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 公共物品 外部性 使用权证交易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13-14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创新点13-14
- 2 我国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重要性14-16
- 2.1 两对矛盾引发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趋势14-15
- 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不可替代性功效15-16
- 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理论界定与实践诠释16-25
- 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理论界定16-20
- 3.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内涵16-17
- 3.1.2 市场的概念17-18
- 3.1.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18-19
- 3.1.4 进入市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属性的法律界定——商品19-20
- 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实践诠释20-23
- 3.2.1 法国Perrier Vittel瓶装矿泉水公司购买水源净化服务案20-22
- 3.2.2 澳大利亚Mullay-Darling流域水分蒸发信贷案22-23
- 3.2.3 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3
- 3.3 本文研究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界定23-25
- 4 我国建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主要限制因素25-35
- 4.1 公共物品属性导致无人愿为“免费品”买单25-26
- 4.1.1 公共物品属性25
- 4.1.2 引发“无偿使用”心理25-26
- 4.2 外部性特征导致供需失衡26-27
- 4.2.1 外部性26
- 4.2.2 负外部性影响服务的持续性供给26-27
- 4.2.3 正外部性导致需求过剩27
- 4.3 资金因素和市场主体非积极参与的限制27-28
- 4.3.1 资金成为制约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27-28
- 4.3.2 市场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28
- 4.4 现行法律政策难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建立28-35
- 4.4.1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行法律政策安排28-30
- 4.4.2 现行法律政策的实效考察——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例30-32
- 4.4.3 现行法律政策安排存在立法偏差32-35
- 5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有序运行的法律应对35-44
- 5.1 满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性供给35-38
- 5.1.1 细化植树造林制度的责任35-36
- 5.1.2 改善现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36-37
- 5.1.3 将森林认证制度纳入立法考虑37-38
- 5.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使用权证交易制度38-41
- 5.2.1 产权途径解决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的探讨38
- 5.2.2 使用权证交易制度38-39
- 5.2.3 使用权证交易的法律保障39-41
- 5.3 立法上重视资金问题并鼓励市场参与行为41-44
- 5.3.1 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保障基金41
- 5.3.2 鼓励私人厂商的市场参与行为并设置专门机构协调保障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士鹏;;气候变化视角下森林碳汇法律保障的制度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颜士鹏;;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森林立法[J];法学杂志;2010年06期
3 张陆彪,郑海霞;流域生态服务市场的研究进展与形成机制[J];环境保护;2004年12期
4 刘璨,吴水荣;我国森林资源环境服务市场创建制度分析[J];林业科技管理;2002年03期
5 Ian Powell,Andy White,Natasha Landell-Mills,刘硕,王学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开发[J];林业科技管理;2002年04期
6 梁丽芳;张彩虹;;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探索;2007年06期
7 王亚明;于玲;韩菲;;关于中国开展森林认证的几点建议[J];林业经济;2011年04期
8 于波涛;曹玉昆;;森林生态服务资产化与多级交易市场体系初探[J];林业科学;2011年01期
9 刘元直;刘建秋;;森林使用权证交易制度下的森林财富[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年05期
10 李世东,陈幸良,李金华;世界重点生态工程与林业机构设置的关系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德荣;森林碳汇服务市场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本文编号:1041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4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