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公益告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1:23

  本文关键词:环境公益告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益告发 环境法执行 保护 激励


【摘要】:环境公益告发制度有一个中心任务,那就是促使企业行为合乎环境法的规定,促进环境法的执行。该制度还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对告发者的激励,另一个是对告发者的保护。环境公益告发普通程序包括企业内部告发程序和企业外部告发程序两个部分,内部告发优先。环境告发人诉讼属于环境公益告发的特别程序,应允许告发人在告发失败后提起告发人诉讼,并在胜诉后分得一定比例的罚金。此外,对告发人进行保护是环境公益告发制度最重要的部分,各个国家在这方面的立法方式各不相同,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公益告发 环境法执行 保护 激励
【基金】:2011年湖南省博士生科研创新项目“反垄断法的基础”(CX2011B037) 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机制研究”(12JZD037)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我国环境法律的执行一直都倚重于公共执法,即依赖于行政执法和刑事处罚,通过行政部门和检察院的工作来使环境法律得到遵守,不太重视私人对于环境法执行的重要作用。近年以来,环境法有了一些变革,比如环境公益组织的兴起,这些环境公益组织的行动逐渐打破了环境法公共执行的一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云娇;王国飞;;国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相关立法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日本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2 刘水林;王波;;论环境法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的结合与衔接[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李飞;;法律如何面对公益告发?——法理与制度的框架性分析[J];清华法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云娇;;西方两大法系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比较与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顾慕晴;;公务人员贪污检举制度研究:台湾经验的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7年00期

3 李飞;;台湾“个人资料保护法”的变迁、问题及其启示意义[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00期

4 冯春萍;;论环境司法中的公众参与:一个法理和制度分析的框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李志明;徐晓晓;;公务人员检举内部贪腐行为的困境与超越[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李霞;赵艳会;高明侠;张维;;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激约机制的构建[J];理论导刊;2009年09期

7 秦梅玉;;论环境司法中的公众参与:一个法理和制度分析的框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8 林缤;;论我国行政性环境侵权的确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曾佳;;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J];知识经济;2010年24期

10 蒋学跃;;上市公司违规视野下的内部人举报制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晓涛;员工组织内信任、信任因素和员工沉默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朱伟干;行政检举的伦理之维[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小燕;推进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莎白;环境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与保护[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福玉;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付权;环境行政法制监督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6 施婷;环境侵权赔偿责任社会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8 郝婷婷;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霍源远;我国公务员在行政检举中的伦理困境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唐衍;公司内部检举人保护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章志远;;行政公益诉讼热的冷思考[J];法学评论;2007年01期

2 晋海;徐玄;;人权保障与环境法的实施——从阿马蒂亚·森发展理论切入[J];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3 张明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刍议[J];法学论坛;2002年06期

4 王晓辉;王灿发;;瑞典环境法实施机制及其借鉴意义[J];世界环境;2007年05期

5 樊根耀,曹卓;关于环境法实施效率的经济学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席涛;管制理论的发展演变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霖;对国有上市公司实施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的建议[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年03期

2 刘新民;浅谈企业管理的人本观念[J];中国钨业;1998年03期

3 刘佩怀;地勘企业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3期

4 武甲;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辽宁丝绸;2004年01期

5 陆秋琴,黄光球,吴海燕;矿山生产管理中委托-代理制的最优激励分析[J];中国钼业;2004年02期

6 王建炜;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调动员工积极性[J];国外油田工程;2003年11期

7 程志超,杨丹阳,任治国;民航企业人力成本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张礼林;梅山矿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8期

9 王宗昌;炼油厂的扩建施工与埋地管线保护[J];石油工程建设;1997年03期

10 殷树言,黄鹏飞;IGBT逆变式CO_2气保焊机的特点[J];石油工程建设;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探求龙岗村镇住宅新模式[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钟勇军;许淼;凌华;;浅谈兰花资源的开发与保护[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蓝楠;;构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益诉讼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4 常宏伟;;WINDOWS2000/XP下的端口读写操作[A];2006年全国LED显示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佟宇帆;;云南省土沉香保护探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永敏;;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沙丽清;郭辉军;;云南古茶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阿丽塔;田玲;;中药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策略[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欧小平;范卓敏;翟敬宇;;浅谈紫竹院公园几种耐旱节水地被植物的保护与应用[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立明;张辉;;白洋淀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阎河 魏佳;让古迹为城市增底蕴[N];焦作日报;2006年

2 阮凤文 首席记者 张淼;扭起来的“活化石”[N];牡丹江日报;2007年

3 记者 蔚宁;10年“儿童发展规划”实施过半[N];珠海特区报;2006年

4 文犀;“数字故宫”[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王珍;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展在京开展[N];中国民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赵振元;员工持股计划在国有高科技企业改制中的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冰洁;企业控制权安排及控制权效率改进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吴继兰;企业员工知识贡献评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安学斌;巍山彝族打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边文霞;保险欺诈问题博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冯淑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人才的业绩评价与激励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吴敏;企业领导行为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谭云清;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有效性: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林燕凌;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霞;中小IT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王彦博;河南省高校教师激励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闫越琦;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孙丽辉;吉柴公司薪酬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俊刚;NY银行员工绩效考评与激励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胡克;中爱眼科医疗专业人才的激励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林烨英;高校人事代理人员的心理契约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8 袁俊;论商业标记权的竞争法保护[D];湘潭大学;2005年

9 林银巧;论我国零售店址资源保护[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邵冰;上海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薪酬方案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52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52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0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