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论初探
本文关键词: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论初探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蕴含着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特殊的价值定位与目标预设,为立法者开展气候变化立法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选择和规范设计指南。不同的立法目的理论廓清了气候变化立法的逻辑规则,为气候变化立法提供应然的制度模式,证成了气候变化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定了实证规范的法律解释标准。综合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应当以"预防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为其目的体系。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外在表达的载体,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目的条款的法律定位应当在立法目的多元论的指引下,发挥立法方向选择、行为规范指引、解释标准厘定等方面的功能。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系;
【关键词】: 立法目的 多元论 应对气候变化
【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视角下山东省炼化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RKE280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我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监管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4CX04054B)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研究计划项目“我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监管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J14WB51) 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体制机制及其政策选择”(项目编号:QDSKL14010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何谓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措施为何目的而设置?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理论所要回应和阐释的理论问题。目的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度设计提供基本理念,不同的目的论构造出不同的应对气候变化制度设计模式。一、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英国《气候变化法》述评[J];世界环境;2010年02期
2 曾文革;毛媛媛;;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李艳芳;;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柯坚;何香柏;;因应气候变化的我国流域适应性法律制度之构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彭本利;;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重点[J];前沿;2012年11期
6 胡珀;强晓捷;;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建议[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朱雯;;环境法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回应[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丁丁;马涛;;气候变化立法如何“涨价”[J];小康;2013年10期
9 宋锡祥;梁琛;;菲律宾《气候变化法》主要特点评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5期
10 王萍;;《墨西哥气候变化法》及其对中国气候安全立法的启示[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芳;;气候变化适应法初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刘召彬;;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现状和对策[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3 苏苗罕;;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莫神星;;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推进[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5 朱鹏飞;;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节措施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张艳;刘翰聪;;浅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措施碳基金——以英国为借鉴[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挚萍;彭本利;;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灾害防治的法律应对[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郭冬梅;;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律问题研究——从外部到内部的理性回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9 马存利;武妍蓉;;低碳经济与我国森林法律制度变革[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郄建荣;社科院版气候变化应对法建议稿受肯定[N];法制日报;2012年
2 记者 王恩瑞 通讯员 李国英;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出台[N];山西日报;2011年
3 记者 冯迪凡;“中国需要气候变化立法”[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高城;我省立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N];安徽日报;2014年
5 记者 程晖 实习记者 齐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项目启动[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王明远 王社坤 清华大学法学院;制定专门的气候变化基本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汪闽燕;气候变化应对法建议稿发布[N];法制日报;2012年
8 记者 金辉;中国对气候变化立法应有紧迫感[N];经济参考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赵川;为气候变化立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记者李韶辉;我国将考虑立法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改革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方;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之适应性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2 高大力;英国和苏格兰《气候变化法》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霍伟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孔令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完善[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培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汤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苏耀光;中国气候变化应对立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刘晓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机制之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姜琴琴;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李鹏;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法律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1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6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