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思考
本文关键词: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思考
【摘要】:文章从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通过对国内关于煤炭资源发展的法律法规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国外关于煤炭资源的法律制度的研究,提出从整合法律法规、创新法律制度、实施法律监管、追究法律责任等方面来实现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
【关键词】: 煤炭资源 可持续发展 法律政策
【分类号】:D922.67;F426.21
【正文快照】: 1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989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表2主要费用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过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灿发;李俊红;;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8期
2 晁坤,陶树人;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3 魏振宽,荆全忠,朱超;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 制定我国的煤炭资源政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4 司坡森,刘文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亟待修订[J];中国能源;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军;;山西省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论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曹明德;;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究[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3 张晓晨;;关于深化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4 王辉;周琳;;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会计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5 苏迅;鹿爱莉;;我国矿产资源原产地补偿政策体系框架设计[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年02期
6 张哲;刘融;张冰洋;;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基于中日垃圾处理之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7 范俊荣;;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对策[J];环境保护;2008年12期
8 张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对策——以河南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张凡;彭斌;;循环经济立法的可操作性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王维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法律与政策保障措施[J];商业经济;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建芝;郝庆军;;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2 徐伟敏;;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樊志斌;;陕西澄合矿区发展战略研究[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段兆芳;;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的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文革;;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探析[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才庆祥;常华敏;尚涛;;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A];现代化露天开采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露天采矿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欧阳新年;资源与环境约束下中国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孙媛;中国电煤可应用基准价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段海燕;我国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周符波;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任海兵;矿产资源有偿获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峰;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及环境管制的影响[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新凤;论我国能源立法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雷亮;我国煤炭资源安全法律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唐云波;湖南省矿产资源产权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蔡齐;从山西改革试点看我国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立法完善[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徐桢;绿化中国税制:环境税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李剑钧;天宝矿业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与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周吉光;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问题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7年
9 曲庆峰;黑龙江省超薄煤层可采性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10 徐倩;我国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晓煜;《煤炭法》立法目的和主要法律制度[J];煤炭经济研究;1996年11期
2 张文驹;我国矿产资源财产权利制度的演化和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年01期
3 陶树人;矿产资源价值与价格[J];中国矿业;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琴;;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6期
2 刘明福;张静媛;陈广利;;洁净煤技术的发展与电力工业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5年06期
3 芦晓东;马会军;;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华北国土资源;2007年02期
4 武玉莲;;浅谈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J];太原科技;2009年10期
5 张子珩;濮励杰;周秀慧;;乌海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2期
6 姜军,程建光;煤炭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破坏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张晓霞;;煤炭开采业可持续发展浅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1期
8 吴秀山;;能源资源与能源技术——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9 韩丽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山西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邓文兴,李秀真;浅析煤炭企业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J];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1年
2 ;附录1: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A];内蒙古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文集[C];2005年
3 ;附录2: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摘要)[A];内蒙古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文集[C];2005年
4 冉懋雄;魏德生;王晓春;徐谦;胡保成;张维植;付晓宾;陈德斌;杨相波;刘彬;;贵州产淫羊藿保护抚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冉懋雄;杨相波;王晓春;徐谦;周宁;胡保成;付晓宾;陈德斌;余道云;;贵州产淫羊藿保护抚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晓白;;化学(物质)污染与可持续发展[A];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论坛报告集[C];2001年
7 高海林;陈立立;;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探索与实践 带动区域可持续发展[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8 冉懋雄;杨相波;周宁;贺勇;何承鹏;饶富顺;胡保成;付晓宾;陈德斌;余道云;王新村;;贵州产淫羊藿保护抚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第2章 煤炭资源[A];2010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C];2011年
10 沈兴怀;李宏设;赵伟;;坚持可持续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区[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邀撰稿 牛克洪;持续发展法:要素开发 打造百年老店[N];中国煤炭报;2007年
2 布仁其其格;关于我盟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3 司建楠;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亟待制定[N];中国工业报;2007年
4 张宝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煤炭资源型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黄明亚;促进全州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思考[N];黔西南日报;2009年
7 方金兰 刘爱军;“清华炉”书写产业传奇[N];经济参考报;2009年
8 记者 屈金星;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矿业报;2002年
9 张世奎;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N];中国矿业报;2004年
10 记者 黄全权;新一轮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将开展[N];经济参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那伟;辽源市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4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蔡自力;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贵州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亚萍;山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刘艳英;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朱丽丽;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胡晶姝;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刘玉为;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浅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庄严;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邢丽丽;开展煤炭深加工,,促进山西可持续发展[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
9 立民;内蒙古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李金禄;鄂尔多斯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6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760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