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侵权 证明责任 无过错责任 证明责任倒置
【摘要】: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就由此而引起的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对改变目前我国环境侵权诉讼的混乱状况有重要意义。笔者从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分配、减轻以及免除三个角度来探讨了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并尝试就环境侵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完善提出拙见,希望对我国环境侵权案件的实践有所贡献。 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章: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基本理论。在本章中,笔者从环境法的领域出发,探讨了环境侵权的概念以及特征,紧接着就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含义、产生条件、对象以及性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便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奠定基础。 第二章: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分配。在本章中,笔者首先阐述了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相应制度,然后从比较法的视角入手,对世界主要国家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论述,并探讨了这些国家的分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作为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的重要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证明责任倒置原则”以及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标准进行了论证。 第三章: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减轻和免除。在本章中,笔者分别对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减轻和免除进行了阐述,提出自己的反思,以期在环境侵权案件中能有切实有效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第四章: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制度。在本章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辅助性措施,如对证明责任倒置的范围作进一步界定、归责原则的二元论等,以期为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侵权 证明责任 无过错责任 证明责任倒置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D922.68;D925.1
【目录】:
- 目录3-5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1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8
- 二、文献综述8-9
- 三、研究的路径与方法9-11
- 第一章 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基本理论11-20
- 第一节 环境侵权的概念和特征11-13
- 一、环境侵权的概念11-12
- 二、环境侵权的特征12-13
- 第二节 环境侵权的证明责任概述13-20
- 一、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含义13-16
- 二、环境侵权证明责任产生的条件16-17
- 三、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对象17
- 四、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性质17-20
- 第二章 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分配20-37
- 第一节 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的概述20-27
- 一、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的内涵20-21
- 二、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制度21-27
- 第二节 国外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制度27-30
- 一、国外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概述27-30
- 二、国外环境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0
- 第三节 我国环境侵权举证责任分配原则30-35
- 一、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解及反思31-33
- 二、证明责任倒置原则的理解及反思33-35
- 第四节 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标准35-37
-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形式标准35-36
- 二、证明责任分配的实质标准36-37
- 第三章 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减轻与免除37-50
- 第一节 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减轻37-43
- 一、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减轻的概述37-38
- 二、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减轻的种类38-42
- 三、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减轻的反思42-43
- 第二节 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免除43-50
- 一、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免除的概述43-44
- 二、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免除的范围44-48
- 三、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免除的反思48-50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制度50-54
- 第一节 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的必要性50-51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建议51-54
- 一、对证明责任倒置的范围作进一步界定51
- 二、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应从一元论向二元论转化51-52
- 三、确立“盖然性占优势”作为我国环境侵权证明标准52-54
- 结语54-55
- 注释55-58
- 参考文献58-60
- 后记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珂,杨子蛟;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2 段秀燕;环境侵权公诉制度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3 肖海军;论环境侵权之公共赔偿救济制度的构建[J];法学论坛;2004年03期
4 朱艳艳;论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卓向东;论环境侵权及其民事责任[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孙法柏,王峰;环境侵权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刘蔚琳;;论环境侵权中的间接反证说[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8 闫向荣,黄庆明;中外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体制比较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陈宜芳;论环境侵权之民事责任[J];法律适用;2003年Z1期
10 吕芳芳;吴安静;;浅析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武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之特殊性[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兰希;;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中因果关系的低标准证明[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聂玉娟;;浅析环境侵权诉讼证明标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肖刚;;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运行失范之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蒋亚娟;赵君;;论大规模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实现[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杨瑞英;;初探惩罚性赔偿在美国环境侵权中的适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7 李晓蕾;;环境侵权案件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宗廷;;环境侵权的公益诉讼研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9 罗世荣;于春方;于剑峰;;环境公害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刍议[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罗世荣;于春方;于剑峰;;环境公害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刍议[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薇;完善检察机关证明责任之构想[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安徽省马鞍山市检察院 蔡勇;证据“非法”的证明责任并非全由控方承担[N];检察日报;2008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学棉;经验法则与证明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证明责任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5 杨立茂 陈朝阳;强制执行中“证明责任”的再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狄红红;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7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陈卫民 刘沛,
本文编号:1076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07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