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我国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11-03 17:2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法 低碳法律制度体系


【摘要】:英国等国家以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为核心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做法,对我国低碳法制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我国现行能源、环境法律制度并不足以有效推动低碳发展。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最优路径是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其中要设置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定价、碳排放标准、立法后评价等制度,在立法技术上要注意温室气体排放与其他环境问题的协同化解,并且要注意降低企业的守法难度和成本。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次优路径是修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其中增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内容。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规制对象研究》(14XNH016)的成果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一、国外低碳法律制度评析:以英国为例2008年,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法》,其中明确规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制性减排目标,该法引起世界关注。以《应对气候变化法》为核心的英国低碳法律制度体系既有诸多优点,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英国低碳法律制度体系在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2 李艳芳;张忠利;;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法律规制及其特点[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赵星;张运东;司云波;;加强碳排放管理塑造低碳时代负责任的企业形象[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07期

4 武奕成;;低碳经济与中国能源立法[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5 谈新敏;;低碳文化及其在低碳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4期

6 李艳芳;张忠利;;美国联邦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监管及其挑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Overview of Low-carbon Economy Research[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付慧;;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3 毛雁冰;;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杨家威;;低碳经济中政府补贴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5 唐永红;宋文华;刘国强;;低碳经济的时代价值指归[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张庆;;山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王爱兰;;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及潜能比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5期

8 刘佳;龚唯平;;低碳经济内涵及发展途径:一个研究述评[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9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低碳城市的基本特点与建设策略[J];创新;2010年04期

10 李晓丽;;浅析我国经济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军;孟小兰;覃路燕;;建设低碳城市的环保应对措施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韩越;;低碳经济对沈阳老工业基地走新型工业道路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李剑飞;刘黎萍;孙立军;;纳米二氧化钛对汽车尾气中含碳化合物分解研究初探[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易艳春;;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思考[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5 常艳;黄耀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刍议[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7 龙健梅;李花蕾;;低碳经济与我国林业法律制度的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高红贵;;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晓琳;;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廖媛红;;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A];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肖彦;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段向云;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挚萍;;论欧盟环境立法之融合——以污染防治立法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飞宏;;浅谈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J];消费导刊;2009年15期

3 彭峰;邵诗洋;;欧盟碳排放交易制度:最新动向及对中国之镜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蔡守秋;王欢欢;;论中国能源法的生态化[J];时代法学;2008年05期

5 张雪梅;;试论绿色交通[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2期

6 郭红岩;;美国联邦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所涉重点问题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7 马俊驹;龚向前;;论能源法的变革[J];中国法学;2007年03期

8 王亚静;徐晔;祁春节;牟杰;;关于发展生物质产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9 李艳芳;;从“马萨诸塞州等诉环保局”案看美国环境法的新进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辉;黎万和;;试论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体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徐辉;黎万和;;试论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体系[J];武警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林艺丹;;浅谈商事信用法律系统的构建[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崔金星;;构建我国碳减排评价机制的法律思考[J];环境保护;2012年20期

5 秦鹏;李亚菲;;论我国旱灾防治法律体系之不足与完善——比较法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富青;;建立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及营造社会信用环境的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2 唐忠辉;曾祥坤;乔刚;;我国林权制度研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其才 国务院法制办 张宏扬;当代中国的民族法律制度体系[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滨;从投资阶段论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7年

2 程越;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制度的构造与完善[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静;论我国公司品牌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周墨;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体系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毕文晓;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防范的法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张荣梅;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7 杨娜;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D];烟台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37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37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