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对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07 12:34

  本文关键词:对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再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公众参与 污染者付费 公益诉讼 生态补偿 保护优先 市场机制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存在着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市场机制,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交叉矛盾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应当尽快进行修改。在该法中应确立环境保护优先原则、预防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原则、污染者负担受益者补偿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强化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作用,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立法上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基金】: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中达环境法学者计划资助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在中国环境资源法历史上具有地标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走上法治的道路,其重要作用不容否认。然而,该法颁行至今已有20余年,而这正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迁的历史时期,该法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灿发;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政法论坛;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程亚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陶芳杰;;环境侵权经济分析之局限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4 张辰;;论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凸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万劲波,张滨翔;俄罗斯的环境管理政策[J];北方环境;2001年02期

6 朱岳林;;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剖析和创新的思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7 李莉莉;初卫星;;依法行政,促进环境执法的完善[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9期

8 包玉华;胡夷光;;关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2期

9 杜群;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创新——环境法概念的复元和范畴的重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李玉平,罗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研究——以中日法的比较为中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斌;吴亮;陈宇;赵彬;;以法治视角审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2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李晓文;;论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从韦东英事件谈起[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杨琴;;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5 杨朝霞;;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6 张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协调职能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7 王晓辉;;瑞典的环境法实施机制及其借鉴意义[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房燕;;我国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姜双林;王宝臻;;对水权性质和特征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钱水苗;范莉;;钱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想[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楠;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马生军;我国西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欧阳澍;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张道军;复杂水环境资源系统智能管理、预测和决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朱国伟;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茂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义务主体的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顼;区域限批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林晖;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许宁宁;中国濒危物种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柳琳;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潘科;集装箱港口环保管理体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萨础日娜;;我国生态补偿机制问题探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0年03期

2 章轲;郭淑华;师源;;向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1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环保提案[J];绿叶;2007年Z1期

3 展华辉;;论环境影响评价与公众参与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3期

4 陈茂云;;为了污染受害者不再孤独[J];环境;2006年04期

5 陈冬;;公众参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门孝艳;李志鹏;;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及完善[J];商品与质量;2010年S1期

7 蓝楠;;构建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中的公益诉讼制度[J];中国环保产业;2008年10期

8 靳乐山;左文娟;;环境政策工具箱中的生态补偿[J];探索;2010年05期

9 何召壮;;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5期

10 许朋伟;彭强;;试论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彩华;游奎;戴星翼;李凤岐;;基于渤海海洋环境承载力的生态补偿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王小萍;;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立法问题探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彭本荣;;流域生态补偿中的环境责任界定模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侯思琰;王伟;刘德文;;水库上下游与水质有关的生态补偿典型案例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5 赵雪雁;董霞;;最小数据方法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蒋莉莉;;贵阳市“两湖一库”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对策分析[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7 杨磊;;外部性视角下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马存利;;区域生态补偿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建[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利顶;傅伯杰;;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与方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沈根祥;黄丽华;钱晓雍;潘丹丹;施圣高;M.L.Gullino;;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方式生态补偿标准探讨——以崇明岛东滩绿色农业示范项目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来洁;生态补偿 代价几何[N];经济日报;2004年

2 张帆;生态补偿不能拖了[N];人民日报;2000年

3 彭兴庭;寻求生态补偿的“草根之路”[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坤;生态补偿需要什么[N];中国水利报;2008年

5 齐伟;生态补偿 叶落归根[N];太原日报;2008年

6 郑道福 金洁 徐建海 詹卫军 高晓洁;乐清对禁止准入区实施生态补偿[N];中国环境报;2008年

7 阿呆;愿生态补偿从道义走向法治[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阿呆;生态补偿何时走向法治?[N];中国环境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梁潇;生态补偿应与工程运行同步[N];陕西日报;2009年

10 海南日报记者 王军;生态补偿,海南应先试[N];海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冯思静;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刘玉卿;基于生态补偿的自然和人文过程耦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潘仁飞;煤矿开采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生态补偿费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王辉民;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蒋Y,

本文编号:1152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52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1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