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5:27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近年来,伴随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对农用地的占用量不断增加,农用地土壤遭受污染的问题频频见报。农用地土壤遭受污染,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进步,并对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只有依靠完备的法律制度作支撑,才能有效遏制农用地土壤日趋严重的污染态势。尽管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早已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目前也有部分法律、法规、规章对其有所规制,但没有就土壤污染防治设置专门性立法予以强有力的规范。相关法律规范中的零散规定决定了其必然具有涉及范围狭隘、执行力度缺失、理论依据缺乏系统性、实践中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弊端。因此,尽快将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上日程显得十分必要。我国应当结合农用地土壤污染的具体现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的经验,就土壤污染防治进行专门立法,构建完备的法律制度,以指导和规范我国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本文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农用地”的界定,阐述农用地土壤污染的几个基本特点以及所产生的一系列危害,介绍了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的现状并挖掘其主要污染源,最后从制度、意识、经营方式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出农用地土壤污染的原因。第二章梳理、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进而归纳总结出现行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立法方面,分布较为零散,法律条款原则性多,可操作性差,实用性不强,没有系统性;制度方面,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制度不完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不明晰,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筹措制度不健全等。第三章深入考察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实行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具体规制措施和相关法律制度。总结出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明晰污染防治的责任,完善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制度,健全资金保障制度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四章就完善我国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提出建议。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广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制度,完善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制度,完善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制度,开拓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筹措渠道等,以期指导实践中具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锁;臧宏伟;;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期
2 张荣群,林培,许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村级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夏家淇;骆永明;;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年01期
4 张蔚菊;农业清洁生产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吴佩林,鲁奇,王国霞;近20年来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及其相关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6 O@连涛;;农村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完善[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娜;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3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5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