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法律机制探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法律机制探析
【摘要】:总量控制是减缓气候变暖、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制度。通过分析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路径选择,论述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法律机制的概念、特征和内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法律机制的体系与内容构建,提出了建立以政府温室气体总量管理为主导,具体排放源减排温室气体为主体,公众广泛参与及国际密切合作的法律机制目标,为保障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的实现提供法制化的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基金】: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项目(1214001)
【分类号】:D922.6
【正文快照】: 人类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及其趋势已基本达成社会共识,即“地球气候正在变暖”①。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加,明显改变了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①。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受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国君;论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J];环境保护;2000年06期
2 丁丁;;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04期
3 唐双娥;;我国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方法之综合运用[J];法学论坛;2012年05期
4 贺卫;蒋丽琴;;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态势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薇;卓广平;;论司法独立体系下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独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陈德胜;崔忠洲;徐刚;赵建玲;;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管理模式的重构及其功能[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聂慧敏;汪清;;借鉴孟子仁政思想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晶;解立;;论犯罪的认识与评价标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杨青,许富宏;略论两晋之际的社会变迁及其成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吴树新;;和谐社会视野中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郝楠;;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余靖;;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社会交往障碍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徐震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格指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龙;;整合与发展:转型时期农民工心理问题及再社会化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舒联众;;我国当前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路径[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肖伟华;刘文琨;裴源生;黄介生;段凯;;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及模式体系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5 孙远太;;从分化到合作:当代社会建设的政治意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邹桂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策略初探[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王光甫;;农民工体制与农民工的现代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李林杰;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鑫渝;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6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7 饶从军;可分离物品拍卖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免费分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飞;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丽;安徽省非体育类在读研究生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帅;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翼;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万果;辽宁省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提升路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明月;儒家文化视野下当代高校师生冲突现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翼;“80后”青年离婚现象的道德拷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贺伟光;开封市污染气象特征与大气环境容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敏;;全球能源市场在经济衰退与复苏中加速结构性调整——《BP世界能源统计2010》解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0年06期
2 薄燕;陈志敏;;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欧盟领导能力的弱化[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3 蒋金荷;;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05期
4 阿莱克桑德拉·诺维克娃;安娜·库普;玛丽亚·夏米纳;孙宁;;俄罗斯的承诺与现行政策——以能源效率政策抑制碳排放[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1期
5 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6 曹英伟;王涛;;俄罗斯能源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J];当代世界;2008年11期
7 贺卫方;对抗制与中国法官[J];法学研究;1995年04期
8 贺双荣;;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巴西的谈判地位、利益诉求及谈判策略[J];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06期
9 严双伍;高小升;;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J];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侯茜;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理论中的间接反证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秀慧;;低碳经济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完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倩;;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法律调整机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周奕琛;薛惠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碳交易法律机制[J];环境经济;2010年10期
4 孙磊;;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3期
5 孙秀平;;论宏观经济调控法律机制的结构和机能[J];当代法学;1991年02期
6 刘焯;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J];法学;2005年07期
7 陈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机制的重建[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8 明洪盛;;对建立我国外资银行风险防范法律机制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9 张素伦;;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研究——以中部崛起为视角[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黄利明;张伟华;;完善我国格式合同法律制度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怀德;王雁;闫世明;;A-P值法估算大气环境容量的某些问题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顾元勋;陈红;刁惠文;;汾河污染总量控制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杨卫忠;张爱华;闫韶娟;;排污权交易的合理性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朱家炎;李贵和;;医院内部核算与“总量控制”[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1年
5 张晓旗;杨晶;;冷轧废水源头总量控制实践[A];第二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向前;马勇光;李建华;;论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王妮妮;;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8 李立帜;;铝电解厂氟污染总量控制及治理技术发展[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9 周宏伟;王腊春;;望虞河西岸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法研究——以九里河支流为例[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10 赵勇;唐力;;我国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实施及研究现状[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刚 陶春;从技术到机制[N];学习时报;2009年
2 王秀兰;美清洁能源法案生效路漫漫[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梁涛;非洲 温室气体排放甚微 全球变暖受害最大[N];人民日报;2005年
4 杨东升;1.3%[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辛华;韩国政府推出三大战略致力发展“绿色经济”[N];中国贸易报;2009年
6 记者 姚喜新 通讯员 叶建华 陈坚;低碳经济双核查第一单落户昆山[N];苏州日报;2010年
7 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让我们达成协议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记者 吴伟农;美公司就是不着急[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关中;气候智能型世界并不遥远[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姚春鸽;ICT,将为“好天气”出大力[N];人民邮电;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璐;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机制的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孙辰;汉江襄阳段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胡岩;财团法人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范英英;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闵继胜;农产品对外贸易对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王建平;基于GIS技术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亚琼;总量控制下排污权交易制度若干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支海宇;排污权交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迎红;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李颜娟;收费公路发展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月亮;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立法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杜宇;总量控制下区域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陈红梅;GIS支持下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总量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4 郦雅芳;晋城市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刘明;辽河口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及总量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6 张志强;天津市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陆要斌;马鞍山市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梁艳;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冬;我国SO_2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杨芳;关于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75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7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