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公平与效率视野下排污权初始分配

发布时间:2017-11-23 22:31

  本文关键词:公平与效率视野下排污权初始分配


  更多相关文章: 公平 效率 排污权


【摘要】:排污权初始分配是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的有机统一。作为利益分配的一种方式,初始分配强调公平,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市场机制,初始分配关注效率。公平原则包括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拍卖规则着眼于机会公平,而平均主义规则则专注于结果公平。效率原则要求初始分配应减少制度变迁成本并带来整体制度效率的提高,当前占有规则正是效率原则的具体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的指导下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格局应当是一种分配规则为主,多种分配规则共存。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法律调控”(10YJA820102)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严格意义上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过程:排污总量控制、排污权初始分配以及排污权交易。①其中,排污总量控制担负着环境保护及创造稀缺市场职责,构成排污权交易制度之必要前提;排污权交易机制则保障稀缺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形成排污权交易制度之逻辑终点;居于中间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文颖,吴宗鑫,何建坤;全球未来碳排放权“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龙兵,马青连;对当代中国调解存因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崔常丰;由法律解释理论考察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4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5 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6 周安平;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原则与目标模式[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7 沈敏荣;论法律的不确定性及其原因[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付大学,韩志红;浅议地理标志财产权的配置[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张弘;;对扩大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思索[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10 白瑞,邹静,沈卫,张雪峰;论城市社区自治的缘起与发展及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建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叶姗;;购买性财政支出行为之可诉性援证[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希尧;;海事私法统一解释问题研究[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范一丁;;论应建立国企并购中权责对等的民事赔偿责体制若干问题[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茹洋;论法律违宪审查与中国实践[D];苏州大学;2001年

3 邓治军;民事质证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贾敬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梁迎修;论法律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亓述伟;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唐宏;企业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企业法人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邓小明;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司品华;行政诉讼起诉资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邓晓霞;法人权利能力范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孙国峰;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的关系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艳丽;杨富强;;气候变化谈判与行动[J];中国能源;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存利;;资源型矿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宋志国;;论西部民族地区的环保理念和价值追求[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张润昊;;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片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李华;;生态文明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琴;栾胜基;胡璇;;协议收费现象的积极与消极作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赵艳丽;;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研究员 胡键;中国:国际气候制度的建设者[N];文汇报;2008年

2 曲波;可持续发展维度的海洋环境管理[N];中国海洋报;2006年

3 陈迎邋潘家华;气候变化与公平问题[N];科技日报;2008年

4 林伯强;在减排中引入市场机制[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小三;国际减排谈判须坚守公平原则[N];国际商报;2007年

6 华凌;我们拿什么来拯救全球气候[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不同梯度区域间的环境补偿[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黄雀莺;循环经济立法的法理学视角[D];福州大学;2006年

3 黄开智;试论国家分配自然资源的一般法律原则[D];武汉大学;2004年

4 温海霞;基于环境公平理论对我国环境政策评析及调整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张育绚;我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王秀红;论环境法公平原则的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陈学敏;环境知情权[D];武汉大学;2004年

8 郭蕾;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郭文婷;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俞康;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法律价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20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20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