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基本原则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01:05

  本文关键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基本原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应对气候变化法 法律基本原则 环境权 发展权


【摘要】:一部法律中的基本原则是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可以作为众多法律规则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之前,该法中的基本原则必须明确。应对气候变化法的基本原则的选择应该坚持"环境权+发展权"的基本立场、有利于履行主动减排的道德义务、有利于缩小我国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等三个立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应确立并贯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公众参与的原则、公开透明的原则、国际合作的原则。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城市防灾减灾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ZS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
【正文快照】: 以2009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为契机,我国立法机关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行动。随后法学界掀起了一轮研究气候变化立法的高潮,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立法模式和对外国相关立法的介绍层面,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泽伟;;“后京都时代”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宋锡祥;高大力;;论英国《气候变化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罗丽;;日本《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法案)立法与启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柯坚;何香柏;;环境法原则在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适用——以欧盟的政策与法律实践为分析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1年11期

5 李艳芳;;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可持续发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新视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杨兴;;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王燕,顾小琳;环境法制观念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5 李莉;;上海市湿地立法相关法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6 欧阳丽;;论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博弈态势的历史演进[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彭峰;;环境法中“风险预防”原则之再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宋豫,吴宇;尚未出生的后代的环境权探析[J];商业研究;2002年10期

9 何珊,陈勇;如何把环境问题纳入贸易体系——浅析WTO在环境规则上的改革方案[J];商业研究;2003年06期

10 徐双敏;罗重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治理策略——基于代内公平的视角与成本-收益分析法[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彭晓琼;;从MEAS角度论WTO规则对相同产品的界定[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屈广清;陈小云;;WTO规则下我国TBT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屈广清;陈小云;;WTO规则下我国TBT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5 杨永芳;;政府在污染转移中的环境责任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管纪尧;;浅议国际河流水权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柯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构长三角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钟泉泉;;对完善循环经济制度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宏霞;张树兴;;论国际合作中我国风险防范法治建设——以福岛核泄漏为背景[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10 王世进;张津;;论风险防范视野下我国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的立法完善[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缨;气候变化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纪晓昕;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林灿铃;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王天红;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鹿杰;胶州湾湿地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丁丽;后京都气候变化协议的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冯莹;欧盟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芸;中国碳交易现状与实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巍巍;河南省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划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蕾;臭氧层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心航;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晓佳;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克劳斯·鲍斯曼,曹明德 ,邵方 ,王圣礼;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蕴含[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2 诺尔·瓦尔蒂;威次佐·西诺·西克维奇;陈懿;;从罗马到尼斯——欧洲环境法发展的历史侧面[J];研究生法学;2007年01期

3 张梓太;;论气候变化立法之演进——适应性立法之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曾文革;张婷;;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法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5 翟勇;;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性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杨兴;刘最跃;;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7 褚晓琳;;试论风险预防原则[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马勇;;应对“天变”的立法破冰[J];w,

本文编号:1224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24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