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砖国家国际合作的视角看气候变化时代的中国能源法
本文关键词:从金砖国家国际合作的视角看气候变化时代的中国能源法
【摘要】: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以及密集型农业模式使得金砖国家对于全球变暖表现得更为脆弱。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金砖国家的行动会对世界范围内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中国承受着国内能源短缺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双重压力。中国已经制定了若干关于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并正在制定中国能源法。这些法律法规在节能降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很好地解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将金砖国家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汇总进行研究将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代开展国际合作、重建能源法律体系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引。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将其能源部门的相关政策与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立场相协调。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分类号】:X321;D922.67
【正文快照】: 中国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2009年、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约为8%,为满足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其对能源的需求急速飙升。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中国2010年的能源消耗总量是3.25亿吨煤当量,与2009年相比提高了5.9%①。新华社援引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报告称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成松;依法治校中的法制瑕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J];当代法学;2004年05期
3 沈慧芳;诚信的法律保障[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易军;民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政治哲学思考——以私人自治的维护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5 冯洁涵;全球公共健康危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WTO多哈宣言[J];法学评论;2003年02期
6 李占荣;论民族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地区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张胜前;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建设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陈思民;财产权的经济学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易军;;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私法[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2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傅鹤鸣;论法律的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5年
5 刘同君;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廉;民国时代经济法律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彬辉;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D];武汉大学;2005年
8 占茂华;自然法观念的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周洪波;税收犯罪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10 齐建辉;经济法运行的正当程序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从燕;欧盟企业合并法中合营企业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蔡新源;西部大开发中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邓勇;跨国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段洪波;论环境权的伦理基础[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5 邓琦;德法兼济——转型时期社会调控的新型机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刘佩韦;论法律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中梅;论环境法的效益价值[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黄民;论本土资源的现代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饶俊;神魅、人魅与祛魅——法律的理性基础及其变迁[D];湘潭大学;2004年
10 杨雪梅;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改委:中国在10大方面采取措施 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1年04期
2 赵金川;李晓渝;;印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J];w,
本文编号:1274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7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