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公益代表之环保组织运行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1 09:38

  本文关键词:环境公益代表之环保组织运行体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公益 环保组织 环境公益诉讼


【摘要】:我国现行法律规范缺乏可操作性的环境公益代表主体规定,环保组织以其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以及公益服务性,应该成为代表环境公共利益的首选主体。"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是环保组织改进的目标,要依法确认环保组织公益代表资格及维权活动的开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程序规则和评价监管体系,明确各类环保组织的性质和法律地位。环保组织的发起设立应当强化社会民众主动作用,以彰显环保组织的代表性、自律性和服务性。政府监管时应实行环保部门统一指导和民政部门分别监管相结合,环境维权时应遵守代表资格与成果归属相分离的原则。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法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类型探究”(CLS(2013)D2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5.1;D922.68
【正文快照】: 、 h —、丨司题的自然环境是-种公共资源,它不仅不能被任何人独占,而且为人类生存、生活、生产所必需,-旦受栥坏,必将危及公}益,a而也必然损及个.人私益。眺,岕公棚维护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其参与形式、参与能力、参与~J、参与程度都影响着环保目标的实现。然而,谁才是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忠梅;;环境公益诉讼辨析[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2 邓小云;;确定环境诉讼原告资格不宜适用利益关联原则[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3 郑琦;;社会组织监管: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02期

4 章高荣;;放松社会组织登记是大势所趋[J];社会与公益;2013年02期

5 李义松;苏胜利;;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以近年几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为例展开[J];中国软科学;2011年04期

6 何静;;国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学术探索;2013年06期

7 滑璇;;社会组织登记“开闸”[J];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论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权力基础[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喻永红;;环境公益诉讼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刘长兴;;环境损害赔偿法的基本概念和框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沈跃东;;论环境法庭的裁判程序[J];东南学术;2010年05期

5 李劲;;国外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确定及其借鉴[J];法学杂志;2011年10期

6 章礼明;;检察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J];法学;2011年06期

7 李镇炎;;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4期

8 普金霞;;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浅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2期

9 王宏卫;;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的二次证明及其面临的问题[J];法治论坛;2011年03期

10 伍婷婷;;论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家栋;;论环境公益诉讼之性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何立慧;王根命;;环境公益诉讼几个基本问题探讨——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诉讼程序和实施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卉卉;;我国环境权益群体性诉讼之探析——相关问题的反思与域外借鉴[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沈跃东;;论环境法庭的裁判程序[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张宝;;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辨正[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曲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陈志平;胡建伟;;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若干思考——兼评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胡元聪;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4 关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祥伟;中国环境法研究整合路径之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丁兴锋;环境权司法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魏欣;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傅剑清;论环境公益损害救济[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建婷;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世寅;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困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冯金萍;环保NGO在环境治理中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柏孟枝;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郭慧辉;论我国民事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的完善[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贾璧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黄知中;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平;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之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钢;;排除危害类公益诉讼理论、制度和实践[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江伟;徐继军;;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司法;2006年06期

3 别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建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汪劲;;中国环境法治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葛洪义;论法的生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杨凯;;从三起环境关联诉讼案例看环境公益诉讼之开端 在私益与公益诉讼之间徘徊的环境权益保护司法救济模式之选择[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7 苏力;为什么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送法下乡》导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吕忠梅;;环境公益诉讼辨析[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9 刘太刚;;表达自由: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宪政基石[J];法学家;2007年02期

10 张家慧;诉权意义的回复——诉讼法与实体法关系的理论基点[J];法学评论;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煜红;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爱萍;;媒体与非营利环保组织互动行为分析——以温州绿眼睛环保组织为例[J];学会;2011年04期

2 唐虹;;非政府环保组织与联合国气候谈判[J];教学与研究;2011年09期

3 松本吾;;日本环保组织推动金融机构“绿化”[J];绿叶;2007年06期

4 ;关于我国环保组织的几组数据[J];百科知识;2009年16期

5 缪丽华;梁建春;田野;;构建具有核心胜任特征的政府环保组织——与环保部门现行工作职责的对比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张虹萍;;美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作用及借鉴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7 张冉燃;;环保组织的新攻势[J];w,

本文编号:1277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77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