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三有动物”保护在司法实践中之困境与突围——从目的解释的角度入手

发布时间:2017-12-13 08:02

  本文关键词:“三有动物”保护在司法实践中之困境与突围——从目的解释的角度入手


  更多相关文章: 三有动物 禁用的工具和方法 目的解释


【摘要】:《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是"三有动物"却并没有得到十分有效的保护,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司法实践中对于哪些工具和方法属于法条中所规定的"禁用的工具和方法"存有争议,以至于很多非法狩猎案件只是以行政处罚进行处理,导致犯罪成本过低,不能有效地对非法狩猎行为进行打击。可以运用目的解释的方法,对"禁用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解释,力求使法条的适用更加清晰、明确,使"三有动物"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
【作者单位】: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一、问题之缘起“三有动物”即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第2条第2款明确规定:“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2 劳东燕;;刑法中目的解释的方法论反思[J];政法论坛;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新解——兼论但书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刘拓;韩钰;;2010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3 孙道萃;;刑法学体系视域中的刑法解释对象与目标新论[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张心向;王强军;;社会风险控制视域下的危险驾驶罪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5 冯军;;论刑法解释的边界和路径——以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为中心[J];法学家;2012年01期

6 袁林;;公众认同与刑法解释范式的择向[J];法学;2011年05期

7 谢杰;;“但书”是对抽象危险犯进行适用性限制的唯一根据[J];法学;2011年07期

8 孔崴;;国家工作人员在非公务活动中单纯收受财物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9 郑旭江;李芷毓;;解释论之解释——简评刑法中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之争[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10 赵超;;海峡两岸窝藏罪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妮;精神损害赔偿的定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付其运;刑法的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崇青;全流通时代的证券犯罪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孙建保;刑法中的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6 王彦强(王强);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鑫磊;帮助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陈烨;刑法的特殊财产类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李小文;行政犯定罪的基本原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张飞飞;论刑法的公众认同[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洁;浅议刑法折中解释说和实质解释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聂斌;对我国司法犯罪化的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彩;刑法形式解释论的价值及其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何飞龙;刑事司法中的法官解释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周光旭;论刑法解释的立场[D];兰州大学;2012年

6 张磊;实质刑法解释论的提倡[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贺瑞华;危险驾驶罪及其刑事责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柳思含;非法经营罪扩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9 廖雅雯;刑法视野下人体器官移植关联行为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10 李想;刑法解释的刑事政策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钊;目的解释方法及其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蒋惠岭;目的解释法的理论及适用(下)[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3 张明楷;;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J];法学家;2008年04期

4 张明楷;论盗窃故意的认识内容[J];法学;2004年11期

5 张明楷;“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适用界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6 陈兴良;;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J];法学研究;2008年06期

7 陈兴良;;犯罪论体系的位阶性研究[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8 王书成;;论合宪性解释方法[J];法学研究;2012年05期

9 劳东燕;;刑法解释中的形式论与实质论之争[J];法学研究;2013年03期

10 周折;;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法目的解释[J];中外法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兴良;[N];检察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伟;董青松;;论目的解释之基本内涵[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1期

2 蒋惠岭;目的解释法的理论及适用(上)[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蒋惠岭;目的解释法的理论及适用(下)[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4 陈金钊;作为方法的目的解释[J];学习与探索;2003年06期

5 张燕玲,白帮武;简论目的解释及其应用[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6 汪仁可;刘海渤;;论目的解释的主观性和客观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王学文;;刑法适用之目的解释方法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1期

8 李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实践中的条约目的解释[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年06期

9 熊松涛;;目的解释适用范畴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6期

10 刘国;;目的解释之真谛——目的解释方法中的“目的”辨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本政 詹玉珍;法律历史及目的解释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N];江苏经济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伟;目的解释方法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赵欣;条约的目的解释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邓蓉;论目的解释[D];山东大学;2006年

4 韩新远;论刑法的目的解释[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元媛;论刑事审判中的目的解释[D];苏州大学;2011年

6 徐凤武;论主观目的解释的司法适用及其限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桥;从客观标准到实证标准:试论“短线交易”行为要件的目的解释[D];厦门大学;2001年

8 郭瑞莲;条约目的解释方法在WTO框架下的适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严传亮;我国《入世议定书》解释中的目的解释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任宁;成人干预对儿童电视识读能力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84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284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8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