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现状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现状与发展 出处:《中州学刊》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干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立法还存在法规不够齐全、配套,综合性的能源基本法还没有出台,某些可再生能源立法还相当欠缺或立法效力级别较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可再生能源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我国应在新制定的能源基本法和新修改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强调和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管理,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或《低碳经济促进法》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种可再生能源一部法"的立法模式,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法律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改进和健全可再生能源立法。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10A2D008)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F426.2;D922.67
【正文快照】: 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未来的能源,谁掌握了可再生能源,谁就掌握了能源的未来。面对能源的潜在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被称为绿色能源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法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成春;;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级顾问会议在罗马召开[J];可再生能源;1989年04期
2 赵家荣;加速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化进程[J];北京节能;1996年06期
3 周篁,周凌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会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支柱产业——写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J];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1999年04期
4 王开寿;湖北荆门市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资源[J];能源工程;2000年03期
5 罗振涛 ,霍志臣;以博览会为契机 促行业健康发展——记北京’2002中国可再生能源博览会[J];太阳能;2002年03期
6 ;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暨国际可再生能源展览会、第二届亚洲风能大会在北京举行[J];可再生能源;2004年06期
7 高虎,王仲颖;我国风电发展的促进政策[J];国际电力;2004年05期
8 裴晓梅,江明,张亚雷;中国能源的问题与未来[J];冶金能源;2005年01期
9 戴彦德,任东明;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 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地位和作用[J];可再生能源;2005年02期
10 ;动态信息[J];可再生能源;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艳春;;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思考[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2 郭祥冰;;突破重点 再及其它——评述福建省可再生能源MMS政策试点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3 王海英;张骥;;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节能减排[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5 余乐渊;赵军;王一平;宋德坤;;生态节能建筑的新能源利用[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羽中;;上海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7 俞善庆;;上海可再生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方炎;;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安徽农村可再生能源用量将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20%[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10 牟双江;;中国云南民族地区清洁能源的现状和发展[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宏峰 编译;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力不足差距拉大[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寿春;待挖掘的“富矿”[N];中国环境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于杉;可再生能源再度看好[N];经济参考报;2004年
4 郑汉根;德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N];经理日报;2004年
5 黄泽全;可再生能源潜力大[N];人民日报;2001年
6 赵健;专家呼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N];云南政协报;2001年
7 记者 张蕾;《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丛书发布[N];光明日报;2008年
8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 史立山;可再生能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N];经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陶春;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N];学习时报;2009年
10 王成尧;《可再生能源1+1》理论和实[N];国际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宝卿;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2 宋辉;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高新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s,
本文编号:1320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32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