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灾害立法的人权审视
本文关键词:中国自然灾害立法的人权审视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权主流化的基本趋势以及国家契约观的哲学基础表明,必须用人权视角审视自然灾害立法。近年来,无论是立法目的、还是权利保障的范围、关注的中心以及立法的技术等方面,中国的自然灾害立法都体现了人权理念的深刻影响。尽管如此,在人权保障的模式、范围以及权利救济等方面,中国自然灾害立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我们应该在自然灾害立法中建立"权利-义务-责任型"人权保障模式,拓宽权利范围,完善程序保障和畅通救济渠道。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FX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820066) 2013年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GDZT1302)
【分类号】:D92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一直就绵延不绝,正因如此,关于自然灾害的研究就一直就是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法学领域,学者们围绕自然灾害法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也形成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法学学者们对自然灾害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喻少如;;论社会救助制度中的行政给付程序[J];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2 康均心;杨新红;;灾害与法制——以中国灾害应急法制建设为视角[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尤雪云;王演兵;;联合国人权高专接受本刊专访谈话录[J];人权;2006年01期
4 柳华文;;以人权促进世界和谐[J];人权;2007年02期
5 肖金明,张宇飞;另一类法制:紧急状态法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章礼福,李卫东;“法治”、“人治”、“德治”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项的经济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罗依平;;深化我国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马起辉;徐敏宁;;政府职能定位的三维考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湘平;政府公信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陈娟;论我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凌云;;论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J];法学家;2002年02期
2 高秦伟;;论给付行政中的听证制度及其构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王权典;论环境安全视角下的我国灾害防治法制建设[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5 高秦伟;;论社会保障行政程序的法制化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张秀兰;朱勋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兼论社会救助法的基本特征及定位[J];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01期
7 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8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9 郝铁川;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其昌,张焱宇,王文峰;美欲再提人权反华议案的特点和背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03期
2 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3 韩云川;坚持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4 胡义成;人权是把“多刃剑”──论人权的内在悖论及其被西方列强利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肖自强;中国人权观念的发展演变[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谭吉华;论人权问题的国际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杜洁;妇女 运动与人权[J];人权;2001年00期
8 胡义成;何物“人权”是非多?——论“人权”的内在“悖论”及其被利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李林;人权:研究与传播[J];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03期
10 曹宪忠;人权问题的历史发展及其国际化[J];理论学习;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世陵;;人权、民本与平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齐延平;;国家的人权保障责任与国家人权机构的设立[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文东;;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的飞跃[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婧;吴大华;;中国少数民族人权法制保障的发展与评价[A];中国民族法治发展报告(2011)[C];2012年
5 罗承艳;;宪法之中有关人权问题的思考[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熊蕾;;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人权问题[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楠森;;《世界人权宣言》的重大贡献和历史局限[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郑革功;贾战军;席云洁;;关爱女孩 保障人权 使慈善事业深入人心[A];慈善事业与社会进步——宝鸡市“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集[C];2004年
9 解成;刘淑娟;;董必武与“依法保障人权”——读《董必武法学文集》札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10 王宏伟;;西方国家与乌兹别克斯坦保护人权的争议[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蔡施浩;美正式宣布:人权会上不搞反华提案[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方晓;美国这个“人权卫士”有点虚[N];东方早报;2007年
3 吴妙发;人权理事会应走出一条新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N];人民日报;2008年
5 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人权研究院院长 阮德邃邋(越南);国家间要开展人权对话与合作[N];人民日报;2008年
6 早报记者 吴挺;联合国望中国参与更多人权活动[N];东方早报;2008年
7 江西财经大学 唐健飞 国际关系学院 肖君拥;人权是普世价值吗?[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文云 张慧中;中国人权法律制度建设不断完善[N];人民日报;2009年
9 马毅达;美国邀专家参与中美人权对话[N];东方早报;2010年
10 上海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 刘鸣;不必对中美人权对话期望过高[N];东方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臧彦;欧盟法律一体化的人权基础[D];吉林大学;2007年
2 焦传凯;论欧洲人权机制对欧盟成员国实际拘束力的差异及原因[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赵合俊;作为人权的性权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玉夺;新干涉主义研究——以美国为中心[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卫海;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伟锋;人权全球化与中国人权观的思考[D];厦门大学;2007年
2 方海玲;论国家人权机构处理人权申诉的职能[D];山东大学;2008年
3 陈亦超;议会人权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陈文勤;妇女人权的国际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田芳;人权非政府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卡拉扬;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建立及其影响[D];外交学院;2011年
7 曹瑞;论人权与发展关系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3年
8 杨照东;宪政背景下的人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劳华兰;《越南人权报告》(1995-2010)与美国对越外交理念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10 赵威;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人权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本文编号:1321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32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