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禁止生态倒退”的国家义务及其实现——基于水质目标的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7 21:02

  本文关键词:论“禁止生态倒退”的国家义务及其实现——基于水质目标的法律分析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禁止生态倒退 国家环境义务 水质目标 反退化 生态之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法》应发挥禁止生态倒退法、生态修复法等面向的规范功能。鉴于历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国家有义务在法律层面确认禁止生态倒退原则。禁止生态倒退原则是内生于《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隐性"未列举"原则,防止国家在环境义务和责任履行中的"越位"与"缺位",甚至"不在场"。国家环境义务维度是公民环境权益研究和实践的一次重大转换,可以成为公民环境权益研究和保障的有益补充,也是公民环境权益的间接反向证明和镜像投映。国家应完善"水生态拐点"的制度安排,避免水环境保护工作和制度实施出现"瓶颈"甚至倒退,从而促进我国环境法制(治)"拐点"的到来。
[Abstract]:A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nters the new normal state ,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should play a role of prohibiting ecological retrogress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 In view of the declining trend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the past year , the state has the obligation to affirm the principle of prohibition of ecological retrogression at the legal level .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 dimension is an indirect proof and mirror projection of citizen ' s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interests . The state should improve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the " water ecological inflection point " , avoid the bottleneck " or even retrogress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and system , and thus promote the arrival of the " inflection point " in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及实现机制研究”(14ZDA071)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根据历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三年来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分别是2011年的“保持平稳”、2012年的“保持平稳”、2013年的“一般”。对此,《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曲波;喻剑利;;论海洋环境保护——“对一切义务”的视角[J];当代法学;2008年02期

2 谢阳村;张艳;路瑞;温勖;巨伟;马乐宽;续衍雪;;美国水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经验与启示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11期

3 杜群;陈真亮;;论流域生态补偿“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基于水质目标的法律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陈征;;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务功能[J];法学研究;2008年01期

5 张晶;李云生;梁涛;吴悦颖;王东;赵越;;中国水质“拐点”分析及水环境保护战略制定[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08期

6 杨雪;;国家应承担的自然环境义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7 竺效;;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8 李干杰;;“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生命线[J];求是;2014年02期

9 陈真亮;;瑞典环境法院制度的新发展[J];世界环境;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兵;;环境税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娅婷;许丹妮;;浅议可持续发展政策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3 康纪田;;国外保护矿业环境的矿业立法择优[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8期

4 康纪田;;矿地复垦执行保证金的法治化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5期

5 宋露;南灵;;排污权交易市场中政府角色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6 李英禹;苏晋;;低碳经济与经济模式的生态化转变[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7 吕维霞;李茹;屠新泉;;新形势下政府气候变化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罗丽;姚志伟;;论政府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的定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周文兴;林新朗;;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下排污企业污染治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10 崔先维;;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文辉;;政府主导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评价:基于价值创造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晓露;;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绿色税制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罗文燕;;服务政府与行政法转型——面向“善治”理念的行政法[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王国华;马衍伟;;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选择[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操小娟;李和中;;“两型社会”视域下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政策模型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黄健柏;扶缚龙;;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罗晰;秦小玉;;基于垃圾回收重组生态城市理念构建[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吴昌华;蔡含多;任姗;罗嘉琳;王遥;刘倩;;附录[A];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平;国际服务接包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生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褚义景;面向R-I-P节能减排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姜林;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樊琦;地方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晓月;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伟伟;建筑节能税收激励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施燕;环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马志涛;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崔萍;中国造纸业环境监管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牛锐;我国生态治理中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8 吴小燕;矿山环境治理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程煜群;中美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孙亚男;辽东民族地区旅游环境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3 聂毅;;浅析国家的国际环境责任[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钱水苗,王怀章;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严刚;田仁生;许艳玲;;美国2006~2011年水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及启示[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11期

6 席北斗;霍守亮;陈奇;陈艳卿;昝逢宇;夏训峰;;美国水质标准体系及其对我国水环境保护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5期

7 蔡守秋;欧盟环境法的特点及启示[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竺效;;论公众参与基本原则入环境基本法[J];法学;2012年12期

9 王树义,吴宇;关于促进我国循环型社会建立的法律思考[J];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10 牛坤玉;;借鉴美国经验助力环保战略规划[J];环境保护;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咏;朱宁;;实现洪巷港水质目标的对策与措施[J];江苏水利;2009年09期

2 陈城坤;水质目标的设计保证率分析计算[J];江苏环境科技;1994年02期

3 雷坤;孟伟;乔飞;富国;苏保林;;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及应用案例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3期

4 苗国斌;;长治市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实施效果的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1年02期

5 侯炳江;;黑龙江省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可达性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年02期

6 张万顺;徐艳红;;基于水质目标的水环境累积风险评估模型[J];环境影响评价;2013年05期

7 林巍,傅国伟;二维河流功能区划中水质目标控制点确定方法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1996年Z1期

8 贾利,朱华康;实现淮河流域2000年水质目标的任务与措施[J];水资源保护;2000年02期

9 孟伟;张楠;张远;郑丙辉;;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Ⅰ)——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10 冯涛;郝迎宾;;邯郸市首次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对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制[J];环境保护;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强;;宁波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排水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李红华;杜红;崔晓增;;以流域控制单元为核心的监测断面布局改进技术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马洪涛;韦明杰;贾海峰;杨东方;王军;;基于水质目标的南沙河流域污水处理系统规划[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二保邋记者 吴艳荣;石市实行重点治污工程和水质目标领导问责制[N];河北日报;2007年

2 本报见习记者资敏;实施Ⅱ类水质目标行动计划[N];中国环境报;2012年

3 记者 孙军;我市环保工作完成省定目标[N];焦作日报;2008年

4 肖颖 罗曼 苏辉;我省将启动渭河干流市界区域水质目标控制与补偿制度[N];陕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赵琳 曾永洪;确保抚仙湖长期稳定保持Ⅰ类水质目标顺利实现[N];玉溪日报;2013年

6 记者 段丽茜;考核标准和补偿金扣缴额度双提高[N];河北日报;2012年

7 记者 张铭贤;全省七大水系全部实行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刘连海 马琳 记者 鹏玉;我市对8条河流跨界断面水质进行目标考核[N];承德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曹培锋 见习记者 周迎久;承德考核跨界断面水质[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8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N];中国环境报;2009年



本文编号:1394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394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