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视阈下我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及消解思路
本文关键词: 两型社会 环境监管 ENGO 出处:《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两型社会"视阈下创新科学合理的环境监管模式,既能提高环保监管效率,保证环境法律的有效实施,又能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为完善我国环境法制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存在环境监管模式混乱、效率低下,民间环保NGO发挥不出应有功效的模式之痛;行政法、民法、刑法三大相关部门法不能很好地配合环境监管活动的开展;政府和民众的环境监管意识缺位等制约因素。而对症下药的消解良方即:厘清环境监管模式;完善相关法治;变革监管意识。
[Abstract]:Innovating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oriented societ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pervision, guarante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but als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wo-type society".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we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At present, there is confusion and inefficiency of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model in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 and the fol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GO can not exert the pain of the mode which should be effective; Administrative law, civil law and criminal law can not cooperate wel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ctivities; The lack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and so on. The solution to the right remedy is: to clarify the mod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rule of law; Change the consciousness of supervision.
【作者单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点课题“‘两型社会’建设与环保监管模式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1.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重庆400038;2.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5)序言我国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两型社会”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决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战略保障。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各阶层的密切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锡生;张磊;;生态法益与我国传统刑法的现代化[J];河北法学;2009年11期
2 孙钰;;加强政府环境监管能力——访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J];环境保护;2008年07期
3 黄锡生;曹飞;;中国环境监管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环境保护;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淑静;王炜亮;郭笃发;;中国环境监管的需求分析及对策建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2 赵美珍;邓禾;;立体化环境监管模式的创建与运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高飞;;从生态法益视觉重新认识犯罪本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赵美珍;;中国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模式构想与结构分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利军;;《可再生能源法》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09年29期
6 黄锡生;徐本鑫;;我国后林改时期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的现实问题与制度完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04期
7 杨忠旺;向君;许超;张亚超;;小议基于社会企业的环保组织模式[J];价值工程;2012年22期
8 郭会玲;;生态法益视角下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立法之完善[J];林业经济;2012年08期
9 焦艳鹏;;论刑法生态法益的概念及对生态犯罪的界定[J];刑法论丛;2011年04期
10 钱翌;刘峥延;;我国环境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继芳;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冲;建设“两型社会”语境下对立法机关环保监管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梁珊珊;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桂青;主流化的环境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4 齐飞;环境法益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潘毅;企业环境责任政策导向失灵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元;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完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黄殊涵;中国光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杨远超;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刘耀;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挚萍;略论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J];法学评论;1999年03期
2 邓智明;新公共管理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2年11期
3 张明楷;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兼论刑法的补充性与法律体系的概念[J];法学研究;1994年06期
4 简基松;;论生态法益在刑法法益中的独立地位[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将投资150亿元加强环境监管能力[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05期
2 邹丽莹;;环保:环境监管成重点[J];中国计算机用户;2010年Z2期
3 李志学;郭锐;;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以石化行业为样本[J];财会通讯;2011年15期
4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管对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视同仁[J];环境保护;2007年18期
5 逯元堂;吴舜泽;张治忠;;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年07期
6 ;新改扩建项目剧增 环境监管不能放松 贵州项目管理审批验收并重[J];环保科技;2009年01期
7 胡健;常峰;;加大煤矿环境监管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8 周莹;;从“苹果”事件看我国的环境监管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13期
9 ;打造"蓝天工程"[J];政府法制;2004年03期
10 ;《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获批[J];环境保护;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大杰;朱玉霞;杜红;刘锐;;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胡江霞;;消费模式与两型社会建设[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邓德胜;黄翌;;加强营销创新 构建“两型社会”[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明德;王凤远;;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兼论中国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及主要困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战平;;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SWOT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赞;宋建敏;刘玉;;青岛市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宋建敏;刘赞;刘玉;;关于青岛市新化学物质环境监管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8 吴慧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标准化战略构想[A];纪念第39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9 陈敏;彭善枝;;循环经济与“两型社会”——以武汉市青山区循环经济试点为例[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杨瑞;;浅析两型社会建设中都市农业的功能——以长株潭为例[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城阳分局于良法;以《决定》精神提升环境监管能力[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扎西;两部门力推“绿色外贸” 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N];中国贸易报;2007年
3 刘树铎;国家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钱敏;我国投巨资加强环境监管[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张佩颖;电解铝企业环境监管力度加大[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石庆凯;市环保局强化环境监管[N];焦作日报;2011年
7 记者 贾明;省环保部门加强春灌期环境监管[N];青海日报;2011年
8 柯环;黄河水环境应急预案出台[N];经济日报;2003年
9 李芳;乌海环境监管实现自动化网络化[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杭春燕;我省对百家出口企业实施重点环境监管[N];新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平;“两型社会”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唐松林;计及环境的中国电力协调监管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邓志强;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刘金平;中小企业排污监管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马军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电力工业激励性监管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游德才;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7 王国平;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逯元堂;中央财政环境保护预算支出政策优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胡伏湘;长沙市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远超;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屈运栩;中国ENGO网站的信息发布、媒体动员和政策影响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3 梁珊珊;我国农村环境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朱慧杰;我国电力产业环境监管的经济手段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彪;论我国环境监管中的政府职责[D];安徽大学;2011年
6 周振;非政府组织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功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谢强莲;两型社会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张笑;长株潭两型社会科技政策体系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耿贝;英美法上跨国公司的环境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何玉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81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8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