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的价值转向和制度重构——从血铅超标事件切入
本文选题:突发环境事件 切入点:应急机制 出处:《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摘要】:我国频繁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是典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它极大地危害了公民的身体健康,引发了公众恐慌,威胁了社会稳定。血铅超标事件拷问和检验了现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我国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代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为系列血铅超标事件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我国现行机制秉持的是整体主义思路,保障公民健康的价值标准缺位,法律依据上存在疏漏,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缺陷。由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需要进行价值转向和制度重构,适当引入个体主义思路,以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为首要价值,通过完善和制定环境标准体系来补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法律依据,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Abstract]:The frequent events of exceeding the standard of blood lead in our country are typical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which do great harm to the health of citizens, cause public panic and threaten social stability.The current emergency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was examined and examined in the event of blood lead exceeding the standard.The emergency mechanism represented by "Emergency Preparedness Plan for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in China provides a basic basis for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a series of blood-lead over-standard events.However, the current mechanism of our country adheres to the idea of holism, the absence of value standards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citizens, the omission of legal basis, and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Therefore, the emergent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needs to carry out value shift and system reconstruction, appropriately introduce individualism, and take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s' physical health as the primary value.By perfecting and formulating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 system to complement the legal basis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
【基金】:泉州市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规划项目“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阈下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以泉州市为中心”(项目编号:2010B—ZC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于安;;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理论框架[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2 戚建刚;杨小敏;;“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凸显我国环境应急机制的六大弊端[J];法学;2006年01期
3 刘超;;环境标准:环境法律保障人体健康的制度路径[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星;;“血铅超标”事件后的沉思[J];中国有色金属;2010年12期
5 杨海坤;吕成;;迈向宪政背景下的应急法治——《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后的思考[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汪永清;;《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几个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琦;;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与生态松北发展策略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6期
2 张红梅;;论应对公共危机与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邓海娟;;论我国政府应急行政的法制建设[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高美艳;;《突发事件应对法》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J];沧桑;2009年02期
5 赵辉;;关于突发事件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齐秀强;田丽丽;;做优秀领导者:五管齐下新主张[J];重庆行政;2008年06期
7 赵定东;;长三角区域性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机制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向立文;;突发事件档案信息处理机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7年06期
9 王师兰;刘亚兰;曹星;;塑造企业绿色形象的有效途径——环境公共关系[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10 孙晓,韦一尧;突发事件与高校图书馆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海;;论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新视角[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2 吴彦;;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初探——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孟庆瑜;李娜;;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对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明禄;;社会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研究——贵州省应对凝冻灾害的思考[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5 张志海;;试论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与媒体关系——行政传播学视角[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吴卫军;邢元振;;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陈海泉;;浅谈海警部队如何正确处置海上群体性事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8 邵立南;杨晓松;;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制研究[A];有色金属工业低碳发展——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低碳经济及冶炼废气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定东;;长三角区域性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机制分析[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麟峰;;行政行为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自立;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生产能力储备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颖;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王伟;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红梅;公共危机的应对与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6 姜伟;基于知识发现的林火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王小钢;追寻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之新理论[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锋;目的地旅游危机管理:机制、评估与控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鹏;风险规制的行政法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温志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岩;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罗灿;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芳芳;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网络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薛珍;突发事件应对中公民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吴昊;城市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应急管理问题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鸿举;群体性事件应对[D];兰州大学;2010年
8 赵琳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舆论引导中的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春明,郭兴之;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比较研究——国内法和国际人权法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2 郭春明;论国家紧急权力[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周佑勇;紧急状态下的人权限制与保障[J];法学杂志;2004年04期
4 于安;制定紧急状态法的基本问题(下)[J];法学杂志;2004年05期
5 杨海坤;防治“非典”引出的行政法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陈泽伟;王玉娟;;制订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新意[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718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1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