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节措施:新型的贸易壁垒

发布时间:2018-04-19 15:22

  本文选题:美国 + 气候变化 ; 参考:《政治与法律》2011年05期


【摘要】:为了保护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和避免碳泄漏的发生,近年来美国国会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法案均规定了边境调节措施。边境调节措施的基本制度包含适用的国家、适用的产品和计价方法等。边境调节措施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WTO的关税制度、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在国际层面上,我国可以向WTO提起诉讼。如果美国援引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进行辩护,我们可以通过证明边境调节措施不符合该条序言的规定来应对。在国内,我国应选择合适时机开征碳税。
[Abstract]:To protect America's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and avoid carbon spills, climate change laws introduced by the U.S. Congress in recent years have provided for border controls.The basic system of border regulation measures includes applicable countries, applicable products and pricing methods.Border regulation measures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WTO's tariff regime, most-favoured-nation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national treatment principle.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China can sue the WTO.If the United States invokes the general exception clause of article 20 of the GATT, we can respond by proving that border regulation measures do not comply with the preamble of the article.At home, China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time to levy a carbon tax.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0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新型贸易壁垒及江苏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0FXC009)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国际环境条约不遵守情事程序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82001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6.9;D971.2;DD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江国青;略论国际法实施机制与程序法制度的发展[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湘兰,秦天宝;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巴塞尔公约及其最新发展:从框架到实施[J];法学评论;2003年03期

2 王敏;宋志萍;;生物技术的法律控制[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3 陈海嵩;谭英;;国际环境立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万霞;对环境与贸易国际法律问题的初步研究——兼论中国加入WTO面临的相关问题与对策[J];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孙凯;;演进中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爱年,胡春冬;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有偿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年05期

7 吴良志;欧洲循环经济政策法律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11期

8 王灿发;于文轩;李丹;李俊红;;我国环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为视角[J];中州学刊;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袁睿;;跨界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2 程保志;;保障人权: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诉求[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简军波;权力与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6年

5 那力;国际环境法的新理念与国际法的新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波;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新凤;论我国能源立法的完善[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廖伟忠;论危险活动所致跨界损害的损失分担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鹂;试论《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环境立法的挑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一一;论国际环境法的实施[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孙鹤;联合国实施国际法机制雏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吴良志;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管理法律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徐苗;电子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王睿;越境污染治理的法律分析与对策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10 齐海英;国际水道利用与保护的法律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D];外交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亚平,李虹;从海牙气候会议的失败看全球环境合作的障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功;美国“贸易促进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丁鹏;美国黑人权利宪法保障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73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773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