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试论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现况和缺陷

发布时间:2018-05-10 13:32

  本文选题:矿产资源 + 法律制度 ; 参考:《中国矿业》2013年07期


【摘要】:在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尚存在突出的不足,特别在立法方面较为散乱、内部配合失当、矿业权限与流转制缺少公开、合理性;同时,行政监管不得力。本文尝试运用理论分析、实证调研、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通过结合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系统分析国家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中的一些缺陷与问题,研究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并立足于法律适用与执行的现实状况,更好地完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Abstract]:In the present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existing legal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still has outstanding deficiencies, especially in the legislative aspect is relatively scattered, the internal coordination is improper, the mining authority and the circulation system are not open and reasonable, at the same tim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is not effectiv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oretical analysis, empirical research, comparative induction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some defects and problems in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present legal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is studied, and the legal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improved bett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the law.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分类号】:D92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广成;中国资源税费理论与实践[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张婷婷;李守义;孙英男;柴璐;;探讨矿业权经济意义 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J];吉林地质;2006年02期

3 朱建华;徐龙震;;浅论矿业权的物权化法律调整[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6年02期

4 张文驹;我国矿产资源财产权利制度的演化和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年01期

5 陈真;;关于我国矿业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5期

6 许抄军;罗能生;王良健;;我国矿产资源产权研究综述及发展方向[J];中国矿业;2007年01期

7 覃兰静,唐小平;中国矿产资源产权改革的方向——市场化[J];资源·产业;2004年02期

8 高兵;王丽艳;;矿产资源的税费制度初探[J];资源与产业;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广成;中国资源税费理论与实践[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何琼峰;;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创新;2009年08期

3 张洪;刘方乐;;略谈我国资源税费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J];财会月刊;2008年12期

4 刘飞;穆献中;;我国矿难问题的社会规制探析[J];当代经济;2009年18期

5 丁宁;程宏伟;;资源企业税收结构优化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2010年12期

6 李显冬;刘志强;;论矿业权的法律属性[J];当代法学;2009年02期

7 王忠;揭俐;;基于矿业安全的矿权配置与管制政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王宁;;对完善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9 康纪田;;以社会管制为主的矿业立法初探[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雪峰;;中国矿产资源产权创新的制度分析[J];国土资源导刊;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举钢;周吉光;;矿产资源税问题的产权视角探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2 刘静;高孝伟;;对增强我国矿业开发税费制度中生态补偿功能的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3 苏迅;干飞;;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综述[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4 殷俐娟;;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税费现状及改革思路[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甲斌;;矿产资源税费政策调整研究[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6 侯华丽;;关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思考[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7 姜喜冬;;论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现状及主要缺陷[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承武;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海兵;矿产资源有偿获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马长海;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胡胜国;资源环境产权融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喻建良;国有采矿权转让价值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晁坤;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架构及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年

8 刘锡健;石油资源资产价值管理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江峰;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李兴国;中国新型矿业税费金结构及计量模型的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维维;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笛;保护地矿电资源开发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金传梁;中国石油资源税费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高佳;山西煤炭产权重组及其经济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孔康妮;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杨松;论矿业权法律保护的问题与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宋晓倩;煤炭行业政策性成本及应对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丁宁;我国资源企业税收结构对比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韩丽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10 鞠超;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石油资源税费改革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广成;中国资源税费理论与实践[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吴文盛;试论矿产资源资产的产权交易[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6年03期

3 慕银平,张发良,曹志敏,杨剧文;矿业权流转价值评估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年01期

4 林建法;浅析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2期

5 孙英男,李守义;论我国矿业权市场主体缺位[J];地质与勘探;2004年03期

6 陈四祥,江学俭,葛艾继,赵连增;国外石油资源资产产权流转及价值评估——石油储量资产价值评估研究(上)[J];国际石油经济;1997年03期

7 斯崇达;论资源产权的市场配置[J];化工矿山技术;1996年06期

8 成金华,詹麒;我国资源管理体制的建设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1年07期

9 陈志远;浅论矿业权及矿业权的保护[J];经济论坛;2004年17期

10 余振国;论矿业权的物权属性及其法律完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建业;中日矿业权法律制度比较[J];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02期

2 鲍荣华,周进生;我国矿业权流转制度亟需完善[J];中国矿业;2002年03期

3 范声华,李雅文,曹友锁;论矿业权无形资产评估的必要性[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4 李柏林,彭绍贤,李英龙;矿业权法律与矿产资源所有权比较[J];中国矿业;2003年05期

5 李平;;国外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发展现状与法律制度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11期

6 张更全;;浅析矿业权属性[J];阴山学刊;2007年04期

7 关凤峻;探讨矿业权商业性流转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J];中国地质;1994年09期

8 匡猛;矿业权流转的法律实现[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5年03期

9 陈维田;建立矿业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的制度[J];广西地质;1997年02期

10 虞磊珉;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楚乔;;东北振兴过程中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浅谈[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2 郑进华;李希昆;;我国法律设定的矿业权对矿产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王小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4 曹树培;;中国矿产资源法规与矿业发展[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5 项波;段春霞;;矿业权概念之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常纪文;;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蓝楠;;中加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对比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8 焦艳鹏;;论我国矿产资源费税制度的缺陷及重新设计——基于采矿权的物权属性[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9 黄锡生;林北水;;论矿权的概念、性质和体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10 姚婷;;论采矿权的法律性质及合法煤矿企业的权益保护——从广东梅州关停全部煤矿引发的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法治评论员 师安宁;矿业投资纠纷实务法律问题解析(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松才;律师团:山西煤矿兼并重组依法应进行市场评估[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3 黄道平;矿业权抵押贷款刍议[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宁红丽 王峰;矿业权的性质厘定与法律完善[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屈金星;矿业权市场法律体系待完善[N];中国矿业报;2000年

6 李显冬 刘志强;关于矿业权的法律属性[N];中国矿业报;2008年

7 陈一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创业者岂能例外[N];农民日报;2009年

8 特约法治评论员 师安宁;矿业权之物权与资本属性评析(一)[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山西省矿业权公开出让暂行规定[N];山西日报;2003年

10 特邀主持人 师安宁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破解矿业承包“变脸”迷局[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绍均;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谭柏平;我国海洋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3 满洪杰;人体试验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魏铁军;矿产资源法律改革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白永利;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曹霞;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中国小矿的法律规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赵爽;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张杰;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实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陈党;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维实;论我国矿产资源产权法律制度[D];重庆大学;2007年

2 张晶;我国煤炭资源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郭恒哲;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4 陈真;我国矿业法律制度体系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唐云波;湖南省矿产资源产权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赵美珍;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陈姝蓉;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法制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王华兵;中国矿产资源储备立法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琚迎迎;中国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孙倩;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9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869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3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